东方财经网

东方财经网

消费品“以旧换新”背后,有哪些财政资金分配管理密码

盛媛 13187

消费品“以旧换新”背后,有哪些财政资金分配管理密码...

成千上万的消费者正享受着“以旧换新”国家补贴红利。这也直接带动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手机等数码产品销量大增;不少企业受益于此,业绩出现明显增长,纳税增加反哺财政。

去年中央财政史上首次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掏出150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2025年这笔国补资金直接增至3000亿元,地方也会按比例足额配套资金。

近期,第一财经在调研采访中发现,中央和地方密切协作之下,国补资金正快速兑现。

“重庆已经收到中央财政两批次总计30亿元‘以旧换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市级配套1亿多元资金。截至5月21日,重庆全市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累计申报约48.5亿元,申报资金占特别国债资金比例在全国领先。已兑付补贴资金24.7亿元,国债资金兑付进度达82.3%,兑付率居全国前列。”重庆市发展改革委资环处处长程银军告诉第一财经。

重庆市财政局产业发展处副处长曾晓云对第一财经表示,截至目前重庆市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补贴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品超376万台套、直接拉动消费额超314亿元,惠及数百万消费者。今年一季度重庆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4.1%)比去年全年提高0.5个百分点,政策刺激效果更加明显。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快速落地的背后,央地如何合力做好资金保障?国补资金如何科学合理地在省市县中分配,以更好地匹配消费者需求?地方如何强化资金监管,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有哪些财政资金分配管理密码?

国补资金中央财政挑大梁

国内需求不足是当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居民消费需求不振是国内需求不足的突出症结。因此,近些年积极财政政策发力点之一是提振消费。但近些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大,仅靠地方拿出部分财政资金投放消费券来提振消费作用有限。

2024年下半年,中央财政从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中,拿出1500亿元资金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由于提振消费效应明显,2025年中国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将发行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予以支持。其中,中央财政已在今年1月和4月分别下达地方两批合计1620亿元特别国债资金。

各地已经收到今年两批次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特别国债资金。例如,重庆收到30亿元。

那么,这3000亿元国补资金是如何分配呢?

根据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公布的《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财政部综合各地区常住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汽车和家电保有量、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及资金执行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对各地区支持资金规模,资金分配向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成效较好的地区适度倾斜。

山东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为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兼顾财力可承受性,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实行中央拿大头、地方部分配套制度。全国层面,总体上按照9:1的原则实行央地共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央承担比例分别为85%、90%、95%。山东作为东部省份,全省所需的补贴资金中央承担85%,山东省承担15%。山东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提升对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资金保障能力。

不少省份在收到国补资金后,会逐步下达给各市县。而各市县在收到上级财政下达的国补资金额度后,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家电、汽车报废和置换等主要支持领域具体国补资金额度。年度执行中,一些省份会根据各市资金需求变化较大、进度不均衡问题对国补资金作适当调整,对以旧换新资金需求大、支出进度快、使用效果好的地区,调剂增加国补资金额度,确保发挥国补资金最大效益。

直辖市重庆在以旧换新国补资金分配上有地方特色。程银军介绍,重庆将获得的以旧换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集中在市级层面来统筹,实行统一政策、统一组织、统一审核、统一兑付、统一清算,并没有像其他大多数省份那样把资金下达到区县实施。这样也就确保重庆全市以旧换新政策一致性,且资金分配下达、申报兑付更为高效安全。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近日公开表示,将加快资金下达,会同财政部尽快完成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清算,下达后续资金额度。并强化政策储备,及时跟踪评估各项工作进展,深入研究“两新”领域增量和储备政策,适时按程序报批后推出。

目前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效果明显。

山东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5年4月27日,山东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各领域共收到补贴申请64亿元,销售各类产品544.3万台(套),销售额503.6亿元。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一季度,全省限额以上企业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智能手机零售额分别增长29.2%、50.2%和54.8%。

消费品“以旧换新”背后,有哪些财政资金分配管理密码

图片来自光大证券研究所研报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带动消费,促进相关行业企业营收利润增长,这也带来财政收入的增加。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数据显示,截至5月5日,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等五大类产品带动销售额约8300亿元。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今年4月份税收收入增速由负转正,财政收入降幅缩窄,其中一个因素正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的带动。

多措并举确保资金安全

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资金额度越来越大,如何强化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使用也是各地工作重点。

比如,财政部此前明确“两新”资金使用“负面清单”,要求相关资金不得用于平衡预算、偿还政府债务或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三保”支出等,并通过线上监控、线下核查等具体举措,防止资金挤占、挪用,让“真金白银”的政策落到实处、早见成效。

曾晓云介绍,当地加密资金调度,建立日监测、周调度、月汇报政策监测体系,实施资金拨付下达快速审核备案机制,保障资金专款专用、及时下达。

彭和良表示,重庆明确市场主体、区县属地和政策执行单位等三级主体或监管责任,系统构建企业、区县、市场监管和公安、纪检监察、社会群众“五方”纵向到边、横向到底的监管体系,保障财政资金使用合规安全,严防出现“恶意涨价”“变相涨价”及虚假交易等违规行为。

“重庆还加强智能监测,充分运用智慧化手段,构建家电、手机等数码产品以旧换新监测服务平台,对政策实施实行全覆盖、全链条监测监管,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和质量。”彭和良说。

山东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在消费者层面,针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的关键点和风险点,周密设计以旧换新流程,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强监管,并通过部门联合检查、聘请第三方核验等方式,对补贴资金的合规性、真实性进行查验,形成全流程闭环管理。

该负责人举例称,比如,汽车报废更新方面,在资金申请环节,全面推行补贴实名制管理,通过汽车以旧换新平台对申请人身份信息、报废车辆信息、新购车辆信息等及时进行认真比对;在部门审核环节,建立专门核验系统,实行即时查重、信息比对、动态监控;在资金发放环节,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初审信息进行人工复核和重点核查,努力确保补贴资金安全、及时、高效发放。

在商家层面,山东建立审计、发改、财政、商务、市场监管、公安等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及时共享发现问题和线索信息,对检查中发现的参与商家存在违反价格承诺、“先涨价后补贴”和套骗补行为的,第一时间取消其参与资格;对发现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及时通报发现问题和处理结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追缴补贴资金,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严厉查处,对不法商家和不法分子形成强力威慑。

文档于: 2025-05-27 10:07 修改

标签:

发布评论 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评论列表

2025-05-27

消费品“以旧换新”背后,有哪些财政资金分配管理密码...

2025-05-27

成千上万的消费者正享受着“以旧换新”国家补贴红利。这也直接带动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手机等数码产品销量大增;不少企业受益于此,业绩出现明显增长,纳税增加反哺财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