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经网

东方财经网

“十五五”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将有大突破|解读“十五五”

迪凡 1215

“十五五”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将有大突破|解读“十五五”...

随着化解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快推进,以及相应长效机制加快构建,未来五年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将大幅压减,逐步“清零”。

近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十五五”规划建议)全文对外公开。其中在部署加强重点领域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时提出,提高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能力,统筹推进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有序化解,严防系统性风险。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近期撰文解读上述“十五五”规划建议时,部署“十五五”时期六大重点工作之一,正是“切实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

显然,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仍将是未来五年财政重点工作,而其中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又是重中之重。

2028年是化债重要节点

所谓隐性债务,指地方政府在法定政府债务限额之外直接或者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以及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此前由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快速增长,规模较大,引起中央警惕。早在2018年中央发文化解隐性债务风险,计划用10年时间(即2028年)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并遏制新增隐性债务。此后地方通过财政资金等多种途径偿还隐性债务,隐性债务规模持续压减。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余额为14.3万亿元,这比2018年底摸底数减少50%。

但近些年受多重因素影响,税收收入增长不及预期,土地出让收入连续三年出现明显下降,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大,各地隐性债务化解难度加大。

为此,去年11月中央出台了一揽子总额12万亿元的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方案,其中就包括2024年至2028年五年时间里总计发行10万亿元政府债券置换10万亿元存量隐性债务,通过展期降息来推动风险缓解。截至目前地方政府已经实际发行了超过5万亿元政府债券置换了存量隐性债务,地方债务风险大幅缓释。

“十五五”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将有大突破|解读“十五五”

袁海霞建议,发挥好财政部债务司协调作用,继续有序推进本轮化债。适当前置本轮化债节奏,年内可提前发行使用明年置换额度,支持存量债务化解及清欠,并积极发挥地方国资、金融机构作用,加强货币政策配合;同时动态细化名单制管理,支持打开新的投资空间;对“债务冰山”要分类甄别,单纯提供公共产品产生的债务以长期国债形式置换,对于其他债务要压实地方政府化债主体责任,并建立中央、地方、金融机构间风险共担机制。

近日财政部设立了债务管理司,负责政府债务制度、政策制定、政府债券发行、管理、监测以及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多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专家认为这是财政部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构建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长效机制的一个举措。

袁海霞建议,稳妥推进“退平台”、做好政策衔接,建立健全“退平台”后金融债务接续偿还监督管理机制、逃废债惩戒机制等,防止“一退即死”与“再次平台化”;妥善解决好政企关系转变、新旧业务衔接、存量债务化解三大问题,稳步推进“真转型”。

她表示,应加快建立政府资产负债表,这既是盘活存量、做大增量的基础,也是提高“债务-资产”转化效率、构建债务长效机制的前提,除债务端全口径管理外还应全面梳理资产端,并通过REITs(即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市场化途径加大国有“三资”(资源、资产、资金)盘活力度,向存量要增量、向存量要空间,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长期来看,无论化债还是发展,更核心的问题仍然是结构性体制性问题,需同步推进改革,平衡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关系,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理顺央地关系、激发地方活力,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袁海霞说。

项目群
全网新项目分享交流群
扫码进群,获取最新项目资讯

文档于: 2025-11-09 13:42 修改

标签:

发布评论 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评论列表

2025-11-09

“十五五”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将有大突破|解读“十五五”...

2025-11-09

随着化解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快推进,以及相应长效机制加快构建,未来五年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将大幅压减,逐步“清零”。近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