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经网

东方财经网

《菜肉馄饨》制片人:为什么不能有更多票房五千万的电影

程程 2482

《菜肉馄饨》制片人:为什么不能有更多票房五千万的电影...

晚上七点十分,淮海路霓虹闪烁。国泰电影院门口,人群三三两两聚拢而来。2号放映厅里,灯光渐暗,观众陆续落座——《菜肉馄饨》公映后第三个工作日的晚场,上座率仍超过七成。

影厅里的观众构成格外丰富:结伴而来的年轻人手里拎着电影联名食品袋,几对头发花白的夫妇相互搀扶着寻找座位,组团前来的阿姨爷叔熟练地分发着纸巾和茶水。

开场时,厅内还浮动着细碎的交谈声,待主角老汪对着幻觉中的妻子素娟倾吐心声,所有人安静下来。临近尾声,不时传来撕开纸巾的轻响,有人悄悄抬手抹泪。当老金和阿芳斗嘴置气,老汪与小汪因误会闹出笑话时,欢快的笑声此起彼伏。

《菜肉馄饨》制片人:为什么不能有更多票房五千万的电影

前些天,一位特殊客人到访。曾经在这里住了28年的高阿姨重回故地,她从1960年代一直住到结婚,父母也在这里度过一生。看完电影,她和老伴第一时间赶来,每个角落都是回忆。

十月中旬开业以来,会客厅已举办了主创见面会、作家签售会、音乐会、亲子会、诗会等各类文艺活动。预约通道开启,总是迅速爆满。话题早已超越电影本身,延伸至城市文化的方方面面。《菜肉馄饨》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扩散至远方,又将城市各个角落的人们汇集在了一起。

顾晓东觉得,当下电影营销偏重线上,“短视频平台很重要,但像我们这样的片子,长处恰恰是能线下面对面交流。”

这会客厅正是为此而设:“希望有一个大本营,观众观影前后都能来这里聊聊,创作者也能驻守对话。每个来的人都是传播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突破传统路演,走进菜场、社区、老年大学,甚至中老年人新兴的“茶舞厅”,让宣传更贴近目标观众的生活。

电影正在寻找新的形态

基于市场判断,《菜肉馄饨》采用分线发行,11月15日起率先在长三角地区上映,并将择机推向全国。截至11月24日0时,影片凭借不到1%的排片比,拿到了超1973万票房,上座率位列档期第一。

“其他行业都在做垂直细分,餐饮、时尚都深耕特定人群。电影也该更多元、更个性化。”顾晓东在项目书中规划,“上海是一级市场,长三角是二级市场,全国其他地区是增量市场。”

他对中国电影生态有自己的看法:“前些年市场热,资本涌来,每部片都瞄准五亿十亿的票房。为什么不能有更多五千万、七千万的电影?市场不该只在热门档期火,每个周末都该是好时机。片源更多元,市场会更活跃,观众习惯也会更健康。”

在上海这个全国最大票仓,顾晓东看到了“市民电影”的潜力。《爱情神话》在沪票房占比超四成,也给了他们信心。事实上,不仅是上海,其他城市和地区也有成功案例,比如广东导演蓝鸿春创作的《爸,我一定行的》《带你去见我妈》等潮汕方言家庭喜剧,以低成本、本土演员和鲜明的地方文化为特色,在潮汕地区取得了商业成功。

市场变了,电影正在寻找新的存在形态,通过与城市的深度互动,能获得超越本体的影响力。在顾晓东设想中,电影类型应更丰富,既有宏大叙事,也有文艺探索。他想拍的“市民电影”,则与本土文化与本地生活紧密相连,“能联动文化、旅游、商业等方方面面。一部电影,同样能够凝聚城市人气,成为人们情感的出口。”

上映期间,影片与多家上海老字号及本地商业联动,用票根拓展消费场景。观众在银幕上看故事,还能循着电影场景,体验城市的温度。

这座让顾晓东感到舒适、包容又熟悉的城市,正激发他更多创作灵感。他计划完成“上海男人”三部曲,剧本已在酝酿,下一部可能拍虹口的故事。在他看来,每部作品都将是城市的一个切片,“一部电影无法包罗万象,这些不同切片,能够组成立体的城市影像记忆。”

以下内容为友情赞助提供

项目群
全网新项目分享交流群
扫码进群,获取最新项目资讯

文档于: 2025-11-24 14:51 修改

标签:

发布评论 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评论列表

2025-11-24

《菜肉馄饨》制片人:为什么不能有更多票房五千万的电影...

2025-11-24

晚上七点十分,淮海路霓虹闪烁。国泰电影院门口,人群三三两两聚拢而来。2号放映厅里,灯光渐暗,观众陆续落座——《菜肉馄饨》公映后第三个工作日的晚场,上座率仍超过七成。影厅里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