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产品揽入175亿元却“量增价减” 福斯特欲起量新业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2021年,光伏材料龙头企业福斯特(603806.SH)市值曾突破1500亿元。起因是受益于彼时光伏产业巨大需求的刺激,该公司基本面获得提振,其主营产品光伏胶膜、背板利润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2024年,福斯特遭遇近十年来首次营收、净利润双降的境况,便是受到光伏材料业务的拖累。
福斯特4月10日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该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91.47亿元,同比下滑15.2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8亿元,同比下滑29.33%。
福斯特主营业务分为光伏材料、电子材料以及功能膜材料,主要产品包括光伏胶膜、光伏背板、感光干膜、挠性覆铜板(FCCL)、感光覆盖膜、铝塑膜等。根据年报,该公司光伏材料业务依旧是核心收入来源,实现营业收入181.11亿元,占比高达94.59%。电子材料业务收入则较2023年同比增长38.16%至7.19亿元,营收占比有所提升。
分具体产品而言,福斯特继续坐稳光伏胶膜出货量第一的位置,2024年销量为28.11亿㎡。相应地,该主营产品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75.04亿元,营收占比为91.42%。
不过,福斯特光伏胶膜在2024年陷入典型的“量增价减”境地——该产品2024年的平均销售价格为6.23元/㎡,而2023年的价格约为9.11元/㎡。“2024年公司光伏胶膜业务量增价减,全球市场占有率有所提升,但产品单价随着原材料价格同步下跌,导致胶膜业务的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下降。”民生证券邓永康团队在研报中认为,福斯特未来有望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开发和海外业务规模的提升,来降低行业因素影响带来的经营压力。
作为福斯特第二大主营产品的光伏背板,2024年的营收规模“腰斩”——该产品不仅销量锐减,其平均销售价格也由2023年的8.79元/㎡,降至2024年的6.01元/㎡。国金证券姚遥团队分析认为,福斯特背板业务下滑,主要因下游组件产品以双玻结构为主,背板行业需求大幅下降。另外,在业内人士看来,2024年,光伏背板市场竞争尤为激烈,而该市场未来的增长前景,将与BC技术渗透率提升、新兴市场分布式需求增长相关。
整体来看,福斯特光伏材料业务在2024年遭遇不小的压力,但值得肯定的是,相较于同行而言,其能维持正向盈利已经表明该公司相对突出的经营能力。
然而,当前光伏产业常处于周期中的“磨底”阶段,这意味着以光伏材料为核心业务的福斯特短期内依然需要直面行业基本面下滑所带来的经营压力。在此背景下,电子材料业务成为福斯特的第二增长曲线。
作为福斯特的新业务,2024年,该公司在感光干膜的出货量明显提升,达到1.59亿㎡,同比增长37.97%。目前,感光干膜是福斯特毛利率最高的主营产品,2024年的数据为23.90%,增加了0.61个百分点。
在东吴证券的分析预测中,福斯特感光干膜预计2025年出货量同比增长30%,产品结构向中高端提升。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福斯特在年报中披露2025年的经营计划时也提及:“随着AI算力基础设施和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传统的PCB产业未来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公司高端的感光干膜和感光覆盖膜,目标客户是生产IC载板、类载板、封装基板的头部客户。”
但需注意的是,无论是传统的光伏材料,还是即将迅速放量的电子材料,有序地扩张产能,成为福斯特2025年经营的重点计划。根据年报,该公司2025年将同步实施光伏材料和电子材料相关的多个扩产和技改项目,其中光伏材料包括泰国基地的光伏胶膜、临安总部的光伏胶膜、苏州基地的光伏胶膜、江门基地的光伏胶膜的产能扩张和技术改造;电子材料包括临安总部的FCCL、江门基地的感光干膜的产能扩张。
从2021年三季度的1500多亿元市值,到如今的323亿元,福斯特虽然一直保持着光伏胶膜市占率第一的位置,但其估值却大幅下降。由此看来,新业务的起量与否,不仅代表着福斯特第二增长曲线能否顺利拓展,也关乎着其在资本市场的估值能否重新走高。
文档于: 2025-04-11 19:15 修改
标签:
评论列表
核心产品揽入175亿元却“量增价减” 福斯特欲起量新业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2021年,光伏材料龙头企业福斯特(603806.SH)市值曾突破1500亿元。起因是受益于彼时光伏产业巨大需求的刺激,该公司基本面获得提振,其主营产品光伏胶膜、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