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经网

东方财经网

“网约护士”十年:从业资质高,有全职护士月薪近2万 | 医养照护人才市场大调研

迪凡 5135

“网约护士”十年:从业资质高,有全职护士月薪近2万 | 医养照护人才市场大调研...

“老百姓对居家护理缺到什么程度?我曾遇到过这样的例子,老人失能在床,臀部出现了严重的压疮需要及时清疮,但子女没有经验,甚至不敢轻易为老人翻身,只得拨打120,将老人送往附近的医院寻求急诊护士帮助。”

卢倩(化名)是北京一家“互联网+医养照护”养老服务机构的相关业务负责人,在谈及该机构为何瞄准“网约护士”赛道时,她对第一财经记者举了上述这个“听似难以置信,但确实存在”的案例。

“9073”——这是中国老年人养老模式基本构成,即约90%居家养老、7%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机构养老。“理论上,居家老人的医养照护需求是供给侧资源倾斜的重点,但实践中,需求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市场,市场响应还受制于护士资源、服务项目和定价机制等。”卢倩说。

“网约护士”是指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开展的“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由已注册的护士为出院患者、罹患疾病或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居家护理服务的一种模式。

“网约护士”十年:从业资质高,有全职护士月薪近2万 | 医养照护人才市场大调研

“但以PICC置管期间的化疗患者和老年患者等群体为例,他们的免疫水平较薄弱,家属会希望其尽可能避免去往大型医院。那么基层医院呢?有患者反映,社区医院护士可能并不具备PICC维护能力。”高占伟说。

相较于由医院主导开展的“护士上门”服务,由互联网平台主导开展相关服务,往往集成多家线下医院的护士资源。理论上该服务提供主体可以更好地将有限的专科护士资源流动起来,但实践中平台对于护士资质要求可能低于医疗机构。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和地方监管的不断完善,多个互联网平台方也相继提出或增加“从业门槛”。

“护士入驻(京东健康)平台前,均会填写包括从业时间、所在科室以及所获专科证书等。我们会事先将面向客户展示的护士到家服务在平台系统中分为高危项目和非高危项目,如PICC维护、造口护理等均属于前者。只有获得相关专科证书并经过平台审核的护士,才会被系统推送相关订单。”刘佳说。

专业技能之外,前述受访上海某公立医院护理部名誉主任认为,“资质门槛”也是对“网约护士”的实战经验和综合素质提出的要求。相较于院内的诊疗秩序和诊疗环境,居家场景下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对于护士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防范风险意识等均提出更高的要求。

高占伟也提到,脱离于医院环境,护士更容易处于一种陌生的、相对被动的状态。到家服务对于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评估及判断能力要求更高。“还是以PICC维护为例,在上门之前,我们需要先对患者的基础病、抗凝药使用情况进行一个前置评估。此外,当PICC导管已经有一部分被拉扯出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那么绝对不允许将导管再送回患者体内。有经验的护士会在看到患者家属拍摄的照片时,及时建议患者去往医院重新置管,以免延误病情。”

此外,不同于在ICU工作时,护士直接面对的多为病患。高占伟发现,在到家服务中,护士沟通的对象由患者转为患者及家属。在他提供服务的家庭中,还不乏有子女远程下单,老人由护工照料的情况。在为这类老人提供如压疮换药等较为基本的临床护理服务时,往往还需要教会老人陪护者如何照护,并做好录音,避免事后纠纷。

也有受访业界人士观点认为,针对“护士上门”的供给侧缺口,有针对性开展人才培养和储备计划,同时激励低年资护士和社区护士不断提升专业护理的技能和经验。在确保医疗安全的背景下,可以试点放宽“网约护士”的资质门槛。

价格两难

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的是,在符合资质的护士群体中,了解并愿意参与到“上门服务”的护士并不多。伴随多地公布的“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项目清单逐渐丰富,“有单没人接”的困难窘境也日渐凸显。

“护士参与度不高”背后,多名受访业界人士认为,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因为护士提供的专业技能服务尚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回报。

总体而言,“护士上门”服务模式仍会因为支付保障不到位,面临价格两难问题。

由于我国大部分省份和城市尚未将延续护理服务费用纳入医疗保险范围,无论是医疗机构主导开展的护士上门,还是平台机构主导开展的护士上门,患者大都需要“全自费”,这对于大部分慢性病病人而言存在不小的经济负担。与此同时,长期高昂的治疗费用也不利于该项服务的长期开展。

其中,非公立营利性医疗机构可根据供需双方需求,自行设立服务项目,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相较于执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的公立医院,价格浮动空间更大。

以单次PICC维护为例,在多个平台上“护士上门”服务价格在200-300元不等,而在公立医院经医保报销后,自费金额通常在十几到几十元之间。考虑到PICC维护需要每周一次,持续时间可能达到半年之久,对于患者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从长远来看,为了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互联网护理赛道,需要引入多元支付保障机制,并坚持市场化、差异化定价。”刘佳说。

已有地区惠民保先迈出一步。比如,2025年北京普惠健康保将“上门护理”“居家康复”等“健康管理服务”纳入保障范围,保期内总服务次数上限为5次。

而在公众看来不菲的平台定价,在网约护士”看来,并不全然满足其收入预期。

一些护士认为平台定价有待进一步优化。

比如,有护士认为平台定价涵盖了交通成本、人力资源和基本物质资源消耗等,还可能存在平台抽成,护士真正拿到手的报酬可能与付出不成比例;有护士认为上门服务项目单价高、不能报销且连续性差,导致使用“网约护士”平台的人群并不多。如果平台派单少,其收入也将受到影响;有护士提出,由于不同项目定价不同,当平台就近给分配给网约护士一项收费标准较低的护理项目时,护士会选择拒单,而客户可能因此投诉;

还有护士反映,尽管平台按照一项服务计费,但实践中可能“买一赠一”,需要提供多项服务。比如,在他为一名卧床老人提供留置胃管服务时,发现卧床老人因基础护理不到位,出现了几处压疮,此时无论是“随手处理”还是“另外加价”都可能与老人家属产生纠纷。

另外一些护士则认为,医患双方的需求正逐渐得到满足。

比如,有护士提到,基于当前的平台差异化定价,患者拥有更多选择,比如可以选用不同价格、材料的耗材,自主性更大。

另据高占伟介绍,此前在医院ICU工作时,月薪大致在1.8万元-2万元之间,一天工作时长为12个小时。“网约护士”的薪资与其接单量、单次订单价格以及完成度等因素有关。由于北京网约订单量原本就多,加之他所拥有的专科护士证书较多,能够开展大部分的线上服务,在评估线上接单和在医院工作收入基本相当,但时间更为灵活之后,目前,他已从“兼职网约护士”转变为“全职网约护士”。

文档于: 2025-04-20 21:38 修改

标签:

发布评论 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评论列表

2025-04-20

“网约护士”十年:从业资质高,有全职护士月薪近2万 | 医养照护人才市场大调研...

2025-04-20

“老百姓对居家护理缺到什么程度?我曾遇到过这样的例子,老人失能在床,臀部出现了严重的压疮需要及时清疮,但子女没有经验,甚至不敢轻易为老人翻身,只得拨打120,将老人送往附近的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