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经网

东方财经网

程实:海湖庄园难有协议︱实话世经

盛媛 5810

程实:海湖庄园难有协议︱实话世经...

2024年11月,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发布了一份题为《重构全球贸易体系使用指南》的报告,被市场称为“海湖庄园协议”。其核心目标是复兴美国制造业,巩固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所谓的“海湖庄园协议”折射出了美国重塑全球规则体系的执念,试图以制度设计解决结构矛盾。然而,这种自上而下的构想既缺乏微观基础,也缺少理论支撑。

全球贸易体系发展至今,强美元并非问题的根源,弱美元亦不会成为解决的方案。2025年以来,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激进举措接连掀起市场剧烈波动。市场普遍认为,这一系列操作的底层逻辑正是所谓的“海湖庄园协议”的落实尝试。全球经济贸易格局确实正在发生浪潮式的变动,但这种脱离现实的操作路径并不能达成其设想的战略目标。

美元的“特里芬难题”注定无解——既要提供全球流动性,又要维持本国金融稳定,二者不可得兼。事实上,以“海湖庄园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制度幻想,只会加速全球对美元体系的警惕与调整。更关键的是,市场已悄然开始回应。当美元不再具有避险属性,当美债不再被视为无风险资产,当信任不再绝对时,“特里芬难题”虽无法在理论上解决,却可能在现实中自洽。海湖庄园终究难有协议,但美元的世界或正在悄然改变。

程实:海湖庄园难有协议︱实话世经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美国本身已成为全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源头,而非避险锚定的提供者。这一转变并非情绪化判断,而是现实逻辑的自然延伸。当前全球的不确定性,很多正源自美国自身——单边主义、贸易战升级、金融制裁泛化,以及内部政治极化所带来的政策波动。美国政府的极端主张使得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美国提供的全球金融与安全秩序并非稳定器,而是潜在的不稳定因子。作为全球最广泛使用的储备货币和支付工具,美元承担着向全球经济体系提供流动性、稳定价值和信用锚的责任。而当美国自身不再具备这些属性时,美元全球货币的角色就会面临重估,信任的重新配置已经开始在资产配置层面落地。

全球化的分裂、重组与多层次强化是美元走弱的潜在逻辑

支撑美元走弱的逻辑,不再仅仅源自利差或财政赤字的传统宏观因素,而是更加深刻的全球结构性演变——全球化正在发生“分裂—重组—多层次强化”的转变,这一趋势正在削弱美元作为单一主导货币的基础逻辑,加速其全球角色的边际减弱。

首先,全球化正经历“分裂”与“区域化”的重构。过去30年,美元体系之所以能够维系,是因为全球经济相对统一、规则趋同、资本与贸易高度一体化,美元天然充当全球贸易与金融的结算中介和信用锚。但近年,美国主导的单边制裁以及“关税武器化”的频繁使用,正在实质性撕裂这一全球共识。“非美元区”正在以多边结算、双边货币互换等方式,构建“局部替代美元体系”的基础设施。

其次,全球化正在进入“多层次强化”阶段,跨国经济联系并未消失,而是在安全考量下走向差异化分层。一方面,科技、能源、半导体、生物制药等“高敏感”领域出现强烈的去风险化趋势。另一方面,粮食、日用品、劳务等“低敏感”领域的贸易往来则仍保持活跃。这意味着,美元在“高敏感”战略安全领域的使用将受到更多限制,而在“低敏感”的全球交易中也面临本币结算的挑战。

归根结底,全球化的分裂与重组,并未终结全球互联,反而带来了更复杂的、多层次的网络化结构。在这种新结构中或将由多个区域货币、结算平台、信用锚组成网络化货币体系。在这个新体系中,美元依旧重要,但将不再唯一。

(程实系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徐婕系工银国际经济学家)

文档于: 2025-04-16 19:54 修改

标签:

发布评论 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评论列表

2025-04-16

程实:海湖庄园难有协议︱实话世经...

2025-04-16

2024年11月,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发布了一份题为《重构全球贸易体系使用指南》的报告,被市场称为“海湖庄园协议”。其核心目标是复兴美国制造业,巩固美元的储备货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