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多个全球全国“首台套”,湖北打造工业母机产业高地...
4月21日,湖北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召开“湖北省打造工业母机产业高地推介会”(下称“推介会”)。推介会上,湖北发布全球首台集成AI芯片与AI大模型的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国内首台智能重型机床——高速高精智能重型立式铣车加工中心,以及国内首套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和复杂曲面六轴激光微孔加工装备。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在推介会上指出,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已成为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核心技术路径,而新一代智能制造则是这一路径上的关键环节。展望未来,到2035年,我国各类产品和装备将实现从“数字一代”向“智能网联一代”的转型升级。
周济所提及的新一代智能制造,其本质在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互联网与数字化制造,通过形成人机混合增强智能,人的智慧与机器智能得以充分融合与相互启发,以实现更加智能、高效、精准的制造方式,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今后十年,正是智能数控机床这一新一代智能制造典型装备的发展关键期。”周济进一步说,2025年,华中数控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研制成功首台智能数控系统。武重集团、普什宁江、创世纪等中国18家机床企业与华中数控共同研制成功首批20台智能数控机床 (工业样机)。
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中数控董事长陈吉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将指令域大数据、数字孪生、融合建模等核心技术与数控系统深度融合,使机床首次具备自我感知、自主学习和深度交互能力。
该系统构建了“1个智能底座、2条数字主线、3类智能应用、4个自主”的创新架构,通过内置DeepSeek大模型和AI芯片,形成超强算力中枢;“数字双胞胎”技术实时映射机床全生命周期数据,构建起物理空间之外的赛博空间;基于理论模型、大数据模型融合建模的双码联控技术实现仿真数据与真实工况的并行交互,加工精度可达纳米级,复杂零件加工效率可提升50%以上。
“武汉一家精密制造企业应用‘华中10型’后,复杂零件编程时间从数小时骤降至几分钟甚至几秒钟,零基础的‘技术小白’也能通过语音设计编程、操作及维修机床。”陈吉红说,这种突破源于系统的深度自学习能力——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结合专业理论建模,吸收行业知识图谱,系统已具备相当于三年经验工程师的工艺优化能力,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3C产品、精密模具制造中可大幅提升良品率,缩短交付周期。
卓尔智造集团董事长阎志表示,未来将继续支持“华数10型”深度拓展产业应用生态,支持华中数控研发大型人形机甲机器人。
推介会上,中国重型机床领域的国家队成员——武重集团发布了国内首台智能重型机床“高速高精智能重型立式铣车加工中心”。该机床搭载了国内自主研发的智能数控系统和针对重型机床研发的“武重云”在线智能服务平台,为冶金、矿山、能源、电力、船舶、交通等行业的大型特大型回转体零件加工提供“中国智造”的解决方案,实现重型机床在精度、效率、可靠性上的全方位跃升。
华工激光携两台重量级激光装备产品亮相推介会。最新一代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智能装备首次搭载了AI智能交互系统,目前已实现“售、教、用、调、保”全流程数字化。复杂曲面六轴激光微孔加工装备只需2秒钟左右就能完成孔径不到0.3毫米的微孔加工,是实现航空发动机制造向高性能、轻量化、长寿命、短周期、低成本等方向发展的关键制造技术的重要装备。
湖北省经信厅总工程师盛章学表示,湖北工业门类齐全,为工业母机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海陆空天”制造业应用场景。作为全国工业母机产业版图中的重要一极,湖北拥有5家国家链主企业,2024年产业规模达550亿元。
为进一步打造工业母机产业高地,湖北将强化政策供给、链群协同、需求牵引,设立50亿元省级工业母机产业专项基金,实现产业带动和能级提升。到2027年,湖北将在航天、航空、船舶、能源等领域形成4个以上的中试验证和应用示范,全省工业母机产业营收达到1000亿元;到2030年,以武汉为核心,牵引带动周边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本地配套率达到70%以上,产业规模实现全国前三的水平,努力建成世界级工业母机产业战略高地。
周济指出,今后十年,正是中国发展智能数控机床的关键时期。到2035年,中国智能数控系统与智能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要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工业母机产业要整体迈入世界工业母机产业链的中高端。
文档于: 2025-04-21 22:08 修改
标签:
评论列表
发布多个全球全国“首台套”,湖北打造工业母机产业高地...
4月21日,湖北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召开“湖北省打造工业母机产业高地推介会”(下称“推介会”)。推介会上,湖北发布全球首台集成AI芯片与AI大模型的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