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提质进行时 多层次资本市场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专精特新企业正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例如,能为重物搬运提供助力的腰部外骨骼机器人,能进行海洋测绘的智能仿生鲨鱼,能够独立完成取酒、倒酒、放置托盘等配餐动作的具身服务机器人……
从政策面来看,今年以来,专精特新企业迎来更大力度的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4月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要引导耐心资本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开源证券中小盘首席分析师任浪表示,专精特新政策体系持续完善、支持政策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提升。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专精特新企业应持续提升经营质量、提高市值管理水平,进而推动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上升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过60万家。仅人工智能领域,目前已累计培育了4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任浪表示,近年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已达政策预期,政策目标逐渐由“增量”转向“提质”。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增强专精特新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发展质量,或将成为下一阶段的政策重点。
聚焦中小企业的痛点和难点,工信部着力推动“两优化、两促进”,大力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在促进专精特新发展方面,谢少锋介绍,工信部组织对10余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具体画像、全面评估,帮助企业融资增信。同时,对31个省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情况进行了量化评价,引导地方加大梯度培育和服务的力度。
自去年以来,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出台专精特新支持政策。从财政奖补、税收优惠、要素保障、金融赋能、上市培育等多方面发力,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例如,上海4月3日印发的《上海市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提出,推动商业银行设立总规模超4000亿元的“专精特新贷”,其中信用贷款总规模超2000亿元。以“免申即享”方式,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信用贷款予以最高30%贴息支持。
此外,金融支持力度显著提升,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渠道持续拓宽。从实践来看,中小企业尤其是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往往面临资金短缺问题,或者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作为具备持久性、稳健性和较强风险抵御能力的特殊资本形态,耐心资本能够帮助专精特新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产业链升级等方面实现突破。
以广东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为例,不少企业投资图谱里出现了深创投、深圳高新投、粤科金融等投资机构的身影。并且,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产业基金也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不仅主动投资,通过早期投资和长期陪伴,助力企业成长,还会利用自身的管理经验,规范被投企业的运营,加速其成长。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政府通过政策引导,鼓励资本投向长周期领域,使更多的耐心资本“愿意投、留得住”,这需要构建有效的税收激励,如要对长期持股的创投机构给予适当税收优惠,同时要完善公司治理,规范企业行为,提升透明度,以降低投资风险,增强投资者信心。此外,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也非常关键,重点要不断优化市场准入制度,破除各类隐性壁垒,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真正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梯度培育体系不断完善
近年来,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持续推进,从区域性股权市场到新三板,再到沪深北交易所,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优化,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不断完善。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4月21日,A股市场共有1965家专精特新企业,覆盖工业、信息技术、材料、医疗保健等核心行业。
从具体领域来看,目前汽车零部件、化学制品、专用设备领域涌现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不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还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例如,半导体设计企业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输配电设备制造行业中的企业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专精特新企业均已成为行业龙头。
专精特新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生力军。任浪表示,一方面,专精特新企业遵循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思路,以创新为“灵魂”,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强链补链,着力提升经营质量。另一方面,专精特新企业合理利用并购重组、股权回购、股权激励等市值管理方式,推动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稳步提高。
新三板与区域性股权市场也充分发挥“蓄水池”作用,助力专精特新企业登陆A股市场。目前,我国已累计建设三批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不断拓宽专精特新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根据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数据,截至4月21日,北京“专精特新”专板企业数量已达568家,分层次看,北京“专精特新”专板有孵化层企业124家、规范层企业334家、培育层企业56家。
此外,专精特新企业保持着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实现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助力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据开源证券统计,从专利产出看,截至2024年12月底,A股市场主板21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发明专利申请20079项,平均超93项;积累发明专利授权8308项,平均超38项,凸显了“小巨人”企业深厚的技术积淀。
银河证券分析师范想想表示,未来,随着资本市场服务链进一步贯通,专精特新企业有望加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文档于: 2025-04-22 07:41 修改
标签:
评论列表
专精特新企业提质进行时 多层次资本市场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专精特新企业正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例如,能为重物搬运提供助力的腰部外骨骼机器人,能进行海洋测绘的智能仿生鲨鱼,能够独立完成取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