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经网

东方财经网

珠海这支部队啥来头?为啥被称作“红色前哨连”?

陈雨昀 5640

珠海这支部队啥来头?为啥被称作“红色前哨连”?...

张天瑞从加入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执勤一中队的第一天起,就感受到了这里的不同。那一天,在“红色前哨连”的旗帜下,作为中队授称以来的第1302名官兵,他被授予了1302的战斗编号。

濠江之畔,“红色前哨石”下,他了解了更多连队的故事:

这支队伍组建于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后移防广东,挺立特区前沿,面对形形色色的拉拢诱惑,立下了“心红眼亮骨头硬,香风臭气脚下踩”的队训,1964年被国防部授予“红色前哨连”荣誉称号。

进入新时代,这支驻守在珠海经济特区的部队,依旧忠诚地守望在濠江湾畔,守护着港珠澳大桥的平安顺畅和驻地的安全稳定。

“过去老同志用鲜血写下光辉的连史,我们一定要把连史写得更红!”连史馆内,这段上世纪60年代战士康宝林曾写下的话语,依旧在一代代官兵耳边回响。

珠海这支部队啥来头?为啥被称作“红色前哨连”?

“红色前哨连”的中队官兵正在执勤。

忠诚铸就钢铁防线

举办130余期“红连讲堂”传承红色基因

2024年,是“红色前哨连”授称60周年,这一年,中队翻新了荣誉室,新建荣誉室面积是老荣誉室的4倍有余,图文史料也比以往翻了几番,挑选一位合适的讲解员成了棘手的难题。

“我想试试。”张天瑞主动请缨。他把自己关在荣誉室内,对着这些历史资料一遍又一遍研究。

以少胜多的战斗英雄张继、挥舞大刀冲入敌阵的独胆英雄尚其山……这些文字图片默默诉说着历代官兵的事迹,“红色前哨连”和“猛打稳守英雄连”两面旗帜鲜红如血,格外引人注目。

“中队的‘传家宝’不只是荣誉室里展陈的文物,还有那些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在张天瑞看来,“除了把故事讲好,更要把传统讲好。”

珠海这支部队啥来头?为啥被称作“红色前哨连”?

在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红色前哨连”,武警广东总队开展港澳青少年“同心同行·强国有我”进军营活动。图为刺杀操表演。

早在上世纪50年代,连队便以“一把柴刀用三代”的精神曾闻名部队。一把普通的柴刀,传了几十年,原来宽15厘米,到第三代人手里,已经磨成了六七厘米。

后来中队驻守特区一线,又经常面对利益诱惑。被授予“守边英雄”荣誉称号的战士梅开春,拒贿10多万元,被歹徒开枪杀害,血洒边关。有“边防猎鹰”之称的李文浪,拒贿18万元,擒获“飞天大盗”……官兵拒腐防变的防线始终坚固如磐,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忠诚铸就钢铁防线》的连歌。

如今,每逢重大任务和重要时节,中队都会开设“红连讲堂”,让官兵上台回顾光荣队史、分享学习体会、提振军心士气。指导员陈振炜告诉记者,“红连讲堂”最早源于上世纪50年代中队开展的“时事政治教育”,2010年由第25任指导员陈大海正式命名为“红连讲堂”,并结合授称46年纪念活动正式开始第1期,讲台虽然不大,但已经成为中队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纽带,至今已举办130余期。

珠海这支部队啥来头?为啥被称作“红色前哨连”?

“红色前哨连”的中队官兵正在进行武装奔袭训练。

荣誉传承激励

建队以来涌现功臣上百名

2022年3月,服役6年的张芳灿服从组织安排调到“红色前哨连”,报到第一天就参加了中队组织的“红连讲堂”。当天,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获得者、老中队长庄超再次回到中队,与官兵们聊起了荣誉背后的故事。

2006年,庄超军校毕业后来到“红色前哨连”。听闻部队将抽选人员参加海外维和任务,他第一时间递交申请书。“作为‘红连’的兵,就该主动接受考验。”经过严格选拔,他如愿最终入选。在8个月时间里,庄超和战友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无一伤亡、无一违纪、无一退返”的纪录。

听着老队长的讲述,张芳灿不禁扪心自问:“争当打赢尖兵,我,练过硬了吗?”自此,张芳灿一头扎进训练场,一个个内容去研究,一条条线路去摸索,在总队武教头的比武中,一举斩获第一名。同年,张芳灿又参加总队“三会一好”优秀政治教员比武,从58名选手中杀出重围,获得三等奖。

“编号本身并没有意义,是‘红连’一茬茬官兵争取的荣誉赋予了它时代的内涵。”张芳灿说。

建队以来,中队先后被共青团中央评选为“青年文明号”,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立集体二等功3次、集体三等功20次。涌现出一等功臣2名、二等功臣22名、三等功臣129名,并有1人获授荣誉称号。

珠海这支部队啥来头?为啥被称作“红色前哨连”?

武警广东总队开展港澳青少年“同心同行·强国有我”进军营活动。图为警犬科目演示。

今年年初,退伍老兵莫振华回到中队参观荣誉室,看到武警部队“先进基层党组织”奖牌时,思绪又回到了获奖那天。

那本是中队庆功的日子,中队上下喜气洋洋。然而指导员陈振炜却突然泼了盆冷水,“揭短短变长,护短长变短。不能只看到成绩,很多问题还藏在暗处,现在开庆功宴还为时过早。”

在陈振炜的倡议下,中队党支部决定把“庆功会”变成“揭短亮丑会”,人人上去讲问题、个个都要给支部“把把脉”。

“这是中队创先争优、为先进‘保鲜’的秘诀之一!”陈振炜告诉记者,1964年中队被授予“红色前哨连”荣誉称号时,大家围着奖牌照了张合影,把奖牌迎进荣誉室,紧接着党支部就利用两天时间开展“防骄破满”教育和“揭短亮丑”活动,查找出20余个问题,制定30多条整改措施,写到黑板上、放在门厅里,警醒官兵“攀登向前创新高,止步回头是深渊”。

正是凭借着这份清醒,中队才斩获一个又一个荣誉。

珠海这支部队啥来头?为啥被称作“红色前哨连”?

武警广东总队开展港澳青少年“同心同行·强国有我”进军营活动。图为港澳青年参观装备。

数让营房

见证守护港珠澳大桥建设

从拱北口岸出发,沿着情侣南路一路向北,直到港珠澳大桥施工便桥南桥头,便到达了执勤一中队原1号哨位,哨位旁的巨石,四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红色前哨

“港珠澳大桥开工建设时,作为当时的唯一陆路通道,大量建筑材料从施工便桥不断地运输上桥。立足保障大桥施工建设,中队主动将1号哨前置到施工便桥桥头。施工单位为感谢中队官兵对守护大桥作出的贡献,便把这座石头送到哨位。”虽未经历过那段时光,但张天瑞依旧从战友口中听到过这块“红色前哨石”的来历。

而作为亲历者的“红色前哨连”第20任中队长庄超,则对另一段故事印象深刻。

珠海这支部队啥来头?为啥被称作“红色前哨连”?

“红色前哨连”的中队官兵正在口岸巡逻。

2009年12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附近租不到地方建设施工板房,中队主动从营区划出一部分,借给建筑工人。

2012年12月,紧靠拱北口岸的中队17000平方米营房用地又被全部划入大桥建设区域,需要官兵们暂时搬离。接到命令后,官兵们二话不说,无条件让出营房,打起背包集体搬进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一座旧营房。

入驻第一天,中队官兵便布置好荣誉室。在寒风呼啸中,喊出了“争取时间、安营扎寨”的口号。不出半个月,干净的路面、明亮的门窗、整洁的操场就呈现在众人面前。

庄超说,原来中队营区在海边,上岗执勤来回走路半个小时就够了,搬迁后路上堵车时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哨位,“虽然苦点累点,但战士们都说,只要大桥能如期完工,一切都值得。”

那些年,珠澳口岸人工岛填到哪里,中队的哨位就推进到哪里,遂行任务也随之延伸到哪里。官兵们每天在工地执勤的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特别是到了夏天,钢筋混凝土的建设工地上,最高温度能达到50摄氏度,再加上漫天尘土飞扬,那滋味可着实不好受,官兵们一天下来脸上身上都要蒙着一层厚厚的灰。

珠海这支部队啥来头?为啥被称作“红色前哨连”?

“红色前哨连”的中队官兵正在巡逻。

除了主责主业外,大桥施工期间,成千上万的工人来自天南海北,遇到有人吵架,官兵们会主动过去劝解;看见有人行李多,赶紧上前搭把手……“有一年春节前,每天有3万来人、1000多辆车进出施工便桥上岛施工,导致交通十分拥堵,我们赶紧安排官兵配合交警部门开展交通疏导。”时任指导员邓伟强说。

“部队对我们既严格又关心,大家安全感很强!”中交集团第四航务工程局澳门口岸项目领导感慨地说,“武警官兵为港珠澳大桥通车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7年,中队官兵在尚未投入使用的大桥上进行了一次拉练,那是官兵第一次与这座大桥“亲密接触”。在22.9公里的桥面上,官兵们进行了一次往返跑。兴奋之情,让他们忘却了身体的疲惫,满腔的自豪和骄傲让不少官兵放声大喊出来。

文字:南方+记者 汪棹桴

通讯员 罗超 廖彬华

摄影:南方+记者 张冠军

通讯员 昌昊 黄嘉荣 彭盛鸿 周其昊

文档于: 2025-04-29 00:05 修改

标签:

发布评论 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评论列表

2025-04-29

珠海这支部队啥来头?为啥被称作“红色前哨连”?...

2025-04-29

张天瑞从加入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执勤一中队的第一天起,就感受到了这里的不同。那一天,在“红色前哨连”的旗帜下,作为中队授称以来的第1302名官兵,他被授予了1302的战斗编号。濠江之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