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经网

东方财经网

记者手记|德国葡萄酒生产商的关税困境与自救

李函林 9986

记者手记|德国葡萄酒生产商的关税困境与自救...

新华财经柏林5月7日电(记者 李函林)春日的德国西南部,特里尔的萨尔河谷生机盎然。河谷两岸的葡萄种植地上,葡萄藤蔓新绿初绽。独特的地形和风土,让这片坡度超过70度的山地酿造出风味独特的雷司令白葡萄酒。

然而,这份“独特”如今正遭遇关税风暴的冲击。由于美国针对欧洲葡萄酒的关税税率可能高达20%,当地不少葡萄酒生产商因此忧心忡忡:由于地形陡峭,这里的每一串葡萄都依赖人工采摘。当高昂的人力成本叠加高关税影响,每一瓶酒的生产成本将不可避免地增加,生产商们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压,生存压力陡然加大。

德国是全球雷司令白葡萄酒主要生产国之一,美国是其重要消费市场。萨尔河谷彼得·劳尔酒庄庄主弗洛里安·劳尔犹记得德国葡萄酒上一次遭遇美国关税政策冲击的情形,当时自家酒庄销售额下滑三分之一,至今没有完全恢复。那次遭遇让他明白,酒庄哪怕能酿出世界级的好酒,也无力抵御关税风暴。

“我们的产品无法打价格战。”劳尔坦言。目前,这座创立于1830年的酒庄年产10万瓶葡萄酒,超六成用于出口,其中美国市场份额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若关税落地,每瓶酒的零售价经多级分销加价后,恐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劳尔预计,关税效应将逐渐显现:葡萄种植面积萎缩、产量下降。他告诉记者,现行10%关税税率已造成约5%至10%的收入损失。如果税率升至20%,局面将更加严峻。“我们的利润率本就不高,只有约20%。一旦关税加码,基本就不赚什么钱了。”换句话说,高关税正在将劳尔的酒庄“挤出”经营数十年的美国市场。

在劳尔看来,更深层的危机正在发酵。他说,当地部分葡萄园已被弃置,酿酒师们失去了信心,“这不仅关乎个体葡萄酒生产者的生存,更冲击着当地旅游业发展。”

面对困境,包括劳尔在内的德国葡萄酒商正努力自救。目前,德国本土葡萄酒商已联合美国进口商和零售商组建起游说团队“美国葡萄酒贸易联盟”,试图通过游说强调“每1美元的德国葡萄酒进口可为美国创造4美元经济效益”的双赢逻辑,向美国政府阐明关税政策损人不利己的道理。

劳尔呼吁美国政府停止加征关税。“关税代价既由我们承担,最终也会转嫁给美国消费者。事实上,即便是美国本土葡萄酒生产商也在担心高关税带来的连锁反应。”劳尔说,进口萎缩将削弱市场竞争与分销体系活力,而美国本土产能远无法填补欧洲的供给缺口。

编辑:王姝睿

扫码加入QQ群
【全网推广】新项目交流群

文档于: 2025-05-07 16:05 修改

标签:

发布评论 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评论列表

2025-05-07

记者手记|德国葡萄酒生产商的关税困境与自救...

2025-05-07

新华财经柏林5月7日电(记者 李函林)春日的德国西南部,特里尔的萨尔河谷生机盎然。河谷两岸的葡萄种植地上,葡萄藤蔓新绿初绽。独特的地形和风土,让这片坡度超过70度的山地酿造出风味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