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解读|四大民营炼化去年净利润“一涨一亏两下滑”,业绩分化是为何...
民营大炼化龙头企业恒力石化(600346.SH)、恒逸石化(000703.SZ)、荣盛石化(002493.SZ)、东方盛虹(000301.SZ)近日披露2024年年报,四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合计约57.1亿元,比2023年同期下滑近四成。
恒力石化以70.4亿元归母净利润居首,是四大民营炼化企业中唯一营收、净利润双增长企业,不过公司净利润增幅明显放缓,由2023年近198%降至2.01%。
荣盛石化、恒逸石化分别以7.2亿元、2.3亿元归母净利润居于次位,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37.44%、46.28%。东方盛虹则是四家企业中唯一净亏损企业,去年归母净利润亏损近23亿元,而2023年同期为盈利7.2亿元。
四家公司均在年报中提到了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及石化行业景气度相对低迷的影响。“石化产业正面临深度调整的阵痛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简称“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在今年2月召开的2024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由于产品价格处于低位,大多数石化企业乃至全行业均存在“增产增收不增利”情况。
虽然2024年原油、煤炭价格下行明显,石化企业生产成本下降,但由于部分产品市场需求不足等影响,成本端价格降幅终不抵终端售价降幅。这导致2024年石化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达16.28万亿元的同时,利润总额却同比下降8.8%至7897.1亿元。这已是石化行业连续第三年利润下滑。
不过,由于主营业务的布局和侧重有所不同,上述四家公司业绩表现不一。
恒力石化主营产品覆盖炼化、PTA和聚酯与化工新材料板块。2024年公司PTA和聚酯产品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98.9亿元,同比增近3%,占同期营业收入比重提高了2个百分点至47%。该年,这两大产品毛利率分别增加了4.8个、3.7个百分点,系四家企业中唯一同时实现毛利率增长的公司。
恒力石化称其超大型装置规模、一体化布局的协同成为“成本护城河”的主要支撑。在业内,恒力石化首个将2000万吨炼化、500万吨煤化工、150万吨乙烯和1200万吨PTA四大产能集群布置在同一个产业园区内,各类油、煤、化大型装置都通过园区内的管道一体化耦合实现上下游贯通,节省了大量中间运行费用与物流运输成本。公司称,由于主营产品固定投资较大,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主要依靠降低单位产品固定成本,比如通过规模效应及采用良好的工艺技术及设备等方式。
此外,恒力石化新材料产能亦逐步投放,公司1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苏州汾湖基地12条线功能性薄膜生产线均建成投产,后者可年产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47万吨。以上多种举措,公司称均是为了降低大宗化工品比例,实现向产业链下游高附加值领域延伸。记者注意到,是年,公司炼化产品毛利率同比减少了5.4个百分点,但其营收占比从上年的51%下滑至近47%。
由于炼化产品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较大,其他三家公司利润受影响较明显。
东方盛虹子公司盛虹炼化成为公司最大亏损主体,去年营收966.87亿元,净亏损30.77亿元。分产品看,去年东方盛虹炼油产品营收同比下跌4.05%,毛利率同比下跌5.3%;其他石化和化工新材料的营收和毛利率同比下跌6.04%和3.39%。
恒逸石化炼化业绩也不乐观。去年,公司炼油、化工产品、PTA和供应链服务营收分别同比下滑1.05%、0.2%、37.8%和49.61%;其子公司恒逸文莱净亏损10.3亿元,恒逸有限、逸盛投资和逸盛新材料分别亏损5.09亿元、1.53亿元和5.1亿元。
“当前石化产业面临‘低端过剩、高端短缺’的结构矛盾,亟需深度调整。”傅向升强调,石化产业到了“非经历深度调整的阵痛将难以走出‘内卷’困境的时刻”,落后产能应依法退出,并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优化,推动产品向高端化、差异化与精细化发展,同时加快国际化布局。
在2025年的经营战略中,上述四家公司均表示,将强化产品向高端领域延伸,聚焦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半导体等行业,提升高端精细化工品、下游新能源和新材料产品产能。另外,恒逸石化还称将稳步推进文莱炼化项目二期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司海外市场占有率,增厚公司利润。

【全网推广】新项目交流群
文档于: 2025-05-12 20:34 修改
标签:
评论列表
财报解读|四大民营炼化去年净利润“一涨一亏两下滑”,业绩分化是为何...
民营大炼化龙头企业恒力石化(600346.SH)、恒逸石化(000703.SZ)、荣盛石化(002493.SZ)、东方盛虹(000301.SZ)近日披露2024年年报,四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合计约57.1亿元,比2023年同期下滑近四成。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