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智能防灾应急仓发布,深挖千亿级市场潜力...
近些年,地震、洪涝、森林火灾、道路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成为无法忽视的威胁。国家应急管理部统计显示,2024年全国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3287亿元,较疫情前增长21%。
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的现代化应急能力体系,催生出超千亿规模的应急产业市场。
正是瞄准上述大规模的市场潜力,5月13日开幕的2025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上,全球首款集合应急能源、通信及低空经济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综合防灾应急仓”产品正式发布,为国家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
该产品由中国电信、中国传媒大学与川润股份联手,集能源保障、智能通信、物资调度、低空经济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致力于打造“平时服务、急时应急”的双效模式。
发布会上,中国电信应急行业事业部总裁雷勇表示,综合防灾应急仓率先将“低空管理全国一张网”这一突破性技术融入,为构建中国低空经济基础管理设施贡献了电信智慧。
在这场跨界融合的创新实践中,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则注入了三大科技力量。该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吕锐介绍,第一,“看得见的广播”通过5G融媒体广播系统,让应急仓变身为智能信息站,实现了超高清音视频内容的高效分发,就像给灾区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第二,“永不消逝的电波”,实验室研发的短波宽带通信技术,在通信基站损毁、光缆中断、卫星受扰失效的极端情况下,短波通信也能像“打水漂”一样,把灾区实况信息通过电离层弹射到千里之外;第三,“会思考的通信网”,实验室研发的智能融合通信系统让应急仓有了“大脑”,能在5G、卫星、宽带短波中自动切换,能把关键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及时送达。
川润液压总经理曹林在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了这款综合防灾应急仓的功能创新:绿色能源系统集成风光储一体化技术;空天地通信系统融合卫星、5G无人机和短波技术;低空经济设施支持无人机日均50架次作业;AI智能预警实现8小时超前预测%;模块化设计可针对防汛、防火等场景灵活配置,降低40%建设成本,等等。
另外,针对无人机安全管理问题,三家合作方在研发过程中,重点攻克无人机集群控制、短波通信等关键技术。其中,与中国电信共建的“5G+云网+AI”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可覆盖15个行业、上百种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是该产品“一仓多用”的亮点之一。以仓内集成的光储能源为不间断电源保障低空管理通信设备的不间断工作,可大大减少在低空管理基础设施上的投入,让应急领域的资金投入既完成应急保障又完善低空管理设施。而宽带短波通信技术,更是突破极端环境下的通信瓶颈,为灾害救援提供“兜底保障”。

【全网推广】新项目交流群
文档于: 2025-05-13 17:28 修改
标签:
评论列表
首款智能防灾应急仓发布,深挖千亿级市场潜力...
近些年,地震、洪涝、森林火灾、道路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成为无法忽视的威胁。国家应急管理部统计显示,2024年全国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3287亿元,较疫情前增长21%。在此背景下,国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