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经网

东方财经网

突破欧盟关税封锁,中国车企借道“插混”在欧逆势“狂飙”

迪凡 5630

突破欧盟关税封锁,中国车企借道“插混”在欧逆势“狂飙”...

在欧盟对中国纯电动车挥舞关税大棒的背景下,中国车企正以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车型为突破口,在欧洲市场“狂飙”。

近日,市场分析机构Dataforce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在欧洲市场的销量达14.8万辆,同比增长78%,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2.5%跃升至4.5%。其中,插混车型销量同比激增368%,成为拉动增长的核心引擎。

去年10月,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在现有10%的税收基础上,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高35.3%反补贴税,为期五年,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进入欧洲市场将面临最高45.3%的超高关税。

欧盟加征关税后,上汽名爵等不少中国汽车品牌受到一定影响。Rho Motion咨询公司数据经理查尔斯·莱斯特在一份报告中分析称,2024年11月~2025年1月期间,受欧盟关税影响,上汽名爵在欧洲销量大幅下滑,同样受影响的还有东风本田、吉利、蔚来、小鹏等车企。不过,他同时表示,尽管受到关税影响,比亚迪仍扩大了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并提高了其全球份额。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插混车型在欧洲仍适用10%的基础关税,这一政策差异成为中国车企的“突破口”。面对关税压力,中国车企正在调整在欧洲市场的战略,通过推出插混车型获得市场销量。

Rho Motion报告显示,比亚迪和奇瑞在今年3月分别于欧洲出售3269辆和757辆插混汽车,与去年7月初次实行临时关税的近零销量有显著增长。此外,比亚迪今年3月在欧盟销售的电动汽车中,插电混动车型占比已经达到了41%,而上汽集团高达49%。奇瑞品牌在欧盟市场虽然销售体量较小,但其插电混动车型销量已超过纯电车型,3月在欧盟销售的电动汽车中,插电混动车型占比高达71%。

“欧洲未将插混车纳入电动车关税监管体系,插混车被视为燃油车的替代品类,填补了欧洲汽车工业转型但纯电尚未完全普及的市场需求。”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插混车依托完整产业链优势,混动系统成本较低,相比欧洲本土电动车型的成本优势显著。

除了关税影响因素外,过去插混车型在欧洲市场基数较低,也是插混销量同比快速增长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欧洲主流车企(如宝马、奔驰等)在插混领域的布局较少,为中国品牌腾出一定空间,中国车企抓住机遇,通过高性价比产品快速占领市场。

而比亚迪计划于2025年在德国市场推出两款新的插混车型。比亚迪德国及中欧地区负责人玛丽亚·格拉齐亚·达维诺(Maria Grazia Davino)近日在斯图加特举行的路透社汽车会议上表示:“并非所有人都已准备好使用电动汽车。要想说服客户,还需要其他的东西。”比亚迪推出插混车型是其为满足欧洲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并为尚未准备好购买纯电动汽车的客户提供替代方案的战略的一部分。

盖世汽车研究院近期在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针对欧盟加征关税,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的策略基本调整完毕。今年一季度出口略有复苏,上汽乘用车、比亚迪、奇瑞拓宽插混/混动产品线规避欧盟加征关税影响。此外,奇瑞同步启动KD出口、在西班牙组装。比亚迪还在匈牙利建立了工厂,预计2026年投产。

乘联会报告显示,今年混合动力车型对中东和欧洲的增量超强,体现了中国乘用车竞争力的全面提升。目前纯电动的欧盟市场仍是绝对主力市场,东南亚市场和中东等市场的需求相对波动较大。尤其是随着新能源的发展放缓思潮,加之中国纯电动过于追求高端,大型化问题严重,小型电动车缺乏好产品,纯电动的出口压力较大。

目前,中欧双方就电动车关税问题已经展开了重新谈判,欧盟和中国已同意研究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取代欧盟2024年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方案。崔东树表示,若最低价格设定过高,可能削弱中国车企竞争力,不过,业内普遍认为,“最低价格承诺”相比关税更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

“中国市场和德国市场的需求不同,中国车企可以在欧洲进行本地化投资,欧洲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市场,欧洲欢迎任何企业到当地投资。”德国汽车工业主席穆希雅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崔东树认为,纯电动是欧洲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插混为过渡阶段的产物。长期来看,随着纯电技术成熟、基础设施完善及环保理念普及,消费者终将转向纯电动车。车企需把握过渡阶段机遇,同步布局纯电技术与本土化生产,以应对欧洲市场的长期变革。

扫码加入QQ群
【全网推广】新项目交流群

文档于: 2025-05-13 21:38 修改

标签:

发布评论 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评论列表

2025-05-13

突破欧盟关税封锁,中国车企借道“插混”在欧逆势“狂飙”...

2025-05-13

在欧盟对中国纯电动车挥舞关税大棒的背景下,中国车企正以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车型为突破口,在欧洲市场“狂飙”。近日,市场分析机构Dataforce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