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经网

东方财经网

“三投资”方法论 | 综合篇 理念落地实践有哪些关键指标?

程程 5931

“三投资”方法论 | 综合篇 理念落地实践有哪些关键指标?...

“三投资”理念正从倡议走向实践。

新“国九条”明确提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壮大长期投资力量”,并强调“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尽管这一方向已成为市场共识,但目前机构与投资者仍多停留在概念层面,缺乏可量化的实践标准。

近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资产管理协会和第一财经联手推出的“资管行业践行‘三投资’理念优秀实践”系列访谈中,上海资产管理协会、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为“三投资”理念设定具体指标

“三投资”理念应该如何落地?上海资产管理协会副秘书长辛旸指出,协会组织会员单位中的资产管理机构,开展了首届资产管理行业践行“三投资”理念优秀实践展示活动。活动的核心思想不是选优,而是去劣,不是选择少数,而是鼓励多数。

辛旸透露,协会根据上交所“三投资”十项倡议的具体内容,设计了18项对照指标,包括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坚持长期投资理念、坚持拥抱绿色投资和责任投资理念、坚持正确投资观和业绩观、投资风格稳定、积极提升投研能力、积极发挥专业投资者功能等。

其中,在坚持价值投资理念方面,指标提出,第一,投资管理制度或流程中有体现重视基本面分析的内容,并在实践中切实执行;第二,未由于跟风投资、投机炒作受到监管处罚,或引发重大负面舆情。

在坚持长期投资理念方面,指标强调,理性看待市场波动,不因短期涨跌而过度交易。对于短线交易、过度交易等投资行为有相应内控机制加以有效制约。

为了更好发挥各类机构投资者的示范引领效应和舆论引导作用,相关指标从机构产品宣传推荐的角度关注其投资风格是否向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转型:第一,在产品宣传推介过程中重视对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等理念的传递,转变以历史业绩为核心推介材料的营销模式;第二,通过在市场低迷期自购等逆周期行为向市场传递信心,引导逆向投资。

此外,多项指标内容涉及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与投资者教育。例如,在积极发挥专业投资者功能方面,指标强调,第一,以股东身份积极参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包括但不限于:与上市公司建立常态会沟通协商机制,积极参加投资者说明会、路演等投关活动;积极参加股东大会,履行受托人义务,代表其管理的证券投资产品行使表决权,维护中小股东及持有人利益等。第二,以股东身份“用手投票”,引导上市公司以分红、股票回购等多种形式回报股东。在投资者教育方面,第一,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定期开展投资者教育工作,普及投资基础知识,引导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观,建立合理投资预期。第二,当市场或产品净值出现异常波动时,能够提供专业分析视角,及时回应市场关切,帮助投资者理性应对。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的核心理念是强调区分基金管理人的能力和运气。我们认为运气是偶然的,而能力是可预期、可持续的。”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赵威指出。

这一理念与“三投资”强调的长期价值创造不谋而合。具体来看:第一是能力评价。通过剥离业绩中的运气成分来评估真实能力。就像业绩排名,其实包含了能力和运气两个因素。要把运气的部分剔除,专注于能力评估。第二是长期观察。短期表现往往更多反映运气而非能力。为此,可采用分段考核的方法,通过观察基金管理人在不同时期的持续表现来验证其能力的稳定性。这与大型资管机构引入产品时的评估逻辑是一致的。第三是风格稳定性。重视投资风格的持续性。风格漂移虽然可能带来短期收益,但长期来看会加大业绩波动。同时,也关注管理人的治理结构,这是近年来评价体系中越来越重要的维度。

主动管理基金如何跑赢?

在“三投资”理念的框架下,主动管理基金的困境尤为值得关注。Wind数据显示,2024年中证偏股型基金指数累计收益4.00%,同期沪深300、中证500累计收益分别为14.68%、5.46%。其中,跑输沪深300的主动管理基金746只,年度平均收益约-0.66%。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高级量化分析师尹书扬分析,这种跑输现象存在多重动因。从配置贡献上看,主动权益基金主要低配了银行、非银金融,高配了医药生物,导致配置贡献为负。此外,主动权益基金过去三年份额被持续赎回,基金经理需要被动减持股票,这会进一步导致股票价格下跌。

主动管理基金应该如何破局,重新获得投资者信任?赵威认为,近年来主动管理基金表现弱于被动投资产品,这一现象恰恰说明多数主动管理团队并未盲目迎合弱势市场。仅从短期业绩压力考虑,基金经理完全可以选择“指数化管理”,即跟随市场主流配置,避免因坚持自身选股逻辑而承受更大回撤。但实际观察可以发现,许多团队仍坚守投资风格,并未因市场波动而轻易调整策略。这种坚守其实也是“三投资”中“长期投资”理念的体现。

赵威指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已出现积极变化。随着投资者信心逐步恢复,优质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终将兑现。那些保持风格稳定的基金经理,未来仍有较大机会创造超额收益。投资者需要警惕的是,部分投资经理出现“动作变形”,偏离原有投资逻辑,导致产品风格漂移。这种现象既损害投资者利益,也不利于长期价值实现。因此,建议投资者在选择主动管理产品时,重点关注其风格一致性。

“主动管理型基金经理的核心职责在于持续为基金持有人创造超额收益。这需要他们专注于投研能力的提升,不断拓展能力圈,同时管理好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资金规模。”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高级量化分析师尹书扬表示。

尹书扬认为,对于基金管理人来说,需要从制度层面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平衡好规模扩张与业绩表现的关系。此外,在市场波动时,基金管理人应当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及时分析产品净值波动原因,向投资者阐明产品策略的长期有效性和持仓的长期价值,做好投资者陪伴工作。

扫码加入QQ群
【全网推广】新项目交流群

文档于: 2025-05-15 10:55 修改

标签:

发布评论 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评论列表

2025-05-15

“三投资”方法论 | 综合篇 理念落地实践有哪些关键指标?...

2025-05-15

“三投资”理念正从倡议走向实践。新“国九条”明确提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壮大长期投资力量”,并强调“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尽管这一方向已成为市场共识,但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