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四年的小米,该敬畏百年汽车工业常识了丨记者观察...
3月29日,北京。雷军首次出席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层论坛做演讲。他说,小米造车恰逢其时,整个行业的技术、用户的消费习惯已经成熟,供应链体系也已经非常完善。
恰逢其时的小米汽车,用不到一年时间就交付了20万辆,单月交付几乎触及3万辆大关,迅速跻身新能源车企的第一梯队,这也被雷军自豪地称为“行业奇迹”。
地表最快——不仅是雷军给予小米SU7 Ultra的宣传标签,亦是行业对小米汽车发展历程的理解与标识。
3月29日,铜陵。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高速行驶路段撞上护栏后,引发电池燃烧,最终造成驾驶人和两名乘客死亡,小米汽车在事故中责任几何尚无定论。
一个半月后,雷军在内部演讲中回应了SU7事故的影响。他说,小米受到了狂风暴雨般的质疑、批评和指责,交通事故在所难免,但他并未想到这场事故对小米的打击如此之大。
有人说,高速发展中的小米,还是会把那些新旧车企曾经犯过的错,都再重走一遍。
这也让曾自诩为“行业新人”的雷军意识到,“小米已不再是行业新人,在任何产业里都没有新手保护期,要有更高的标准和目标”。
这也意味着,造车仅约四年的“后来者”小米,在一路狂奔之后,开始逐渐触摸到已经存在了百年之久汽车工业的规律与常识。
这是小米的危机与新局,亦是行业的反思与警钟。
生产制造、行业技术、消费习惯、供应链体系……如同车型可以“山寨”一样,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简单地复制粘贴,以更快地达到销售目标,这是后来者的特权与捷径。
毫无疑问,造车新势力的出现加速了行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和创新。但肆意生长的背后,也有一些新入局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威马汽车因核心技术匮乏、资金链断裂等因素而破产;而拜腾汽车烧光84亿元都没能造成一辆汽车。
这些前车之鉴都在警示着,汽车制造绝非一蹴而就,简单的复制粘贴带来的,是制造体系能力不扎实所暴露的各种问题,比如延迟交付、遭遇起火、幽灵刹车、智驾不安全等等。
一位浙江省消保委汽车专家近日就表示,小米SU7大灯处翘边是“设计制造汽车经验不足”,自己从事汽车投诉工作12年都没遇到这种情况。与此同时,小米SU7 Ultra近日因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宣传问题引发众多车主不满,被要求无损退订维权。
汽车制造是一个需要深厚技术积累、精密生产工艺和严格质量把控的复杂过程,底色厚重。互联网的流量思维和营销逻辑可以加持,但绝对无法覆盖。
但一方面,一些企业为了迅速推出产品,大幅压缩研发周期,忽略了产品在高寒、高温、高原等复杂环境下的充分验证,为后续的质量问题埋下了隐患。这不仅是缺乏对制造业基本常识的敬畏,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为整个行业带来了信任危机。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急于求成,他们将互联网行业的“流量思维”移植到汽车工业领域,过度依赖资本和营销,追求快速扩张与短期利益。这些行为将营销流量密码发挥到极致,却忽视了造车的本质。
雷军在演讲中反思称,他对汽车质量和安全无比重视,小米在参与的所有权威机构的评测里都拿到了最高分。但这场交通事故,让小米意识到公众对我们的期待和要求远超了想象。
但又如何定义质量和安全?是所谓的权威机构的评测分数,还是公众的期待和要求,抑或是真真切切3条鲜活的生命?正如有人所言,手机死机尚可重启,但汽车安全却关乎生命,没有第二次机会。安全始终是行业的底线,并不区分要求是高或是低,预期是峰或是谷。
诚然,汽车产业不同于快消品领域,一家成熟的汽车企业,往往需要充分的技术积累和市场验证。更重要的是,安全冗余不能向成本妥协,技术验证不能为速度让道。
回顾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从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诞生,到如今成长为全球汽车产销大国,我国通过“市场换技术”,逐步实现从模仿到正向研发的跨越,建立起完善的汽车工业体系,并培育出众多优秀车企。
在新能源浪潮下,中国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在三电技术等核心领域领跑全球。中国汽车工业也从市场换技术成功转向技术输出的华丽转身,奥迪与上汽、大众与小鹏的合作便是有力例证。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说,安全是底线,技术是魔鬼。做一个平台一般要用6年时间,但现在国内好多企业成立也不到6年,它就能出来好多车。
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说,蔚来虽然致敬了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等,但没有抄袭它们。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说,有些企业看到了风口用三倍工资挖人,是少走了非常多的弯路,但先模仿再超越并不利于社会创新。
中国乃至全球的汽车工业,不仅是简单的生产和销售,更涉及到复杂的技术研发、质量管理、供应链整合等多个环节。而这些企业家们近日的表态,尽管有行业内利益博弈的因素,但其背后反映的,更是行业对“汽车工业常识”的集体呼唤。
守住安全底线,尊重市场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提倡创新驱动……太阳底下无新事,回归百年汽车工业的规律与常识,希望小米在造车这条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全网推广】新项目交流群
文档于: 2025-05-19 12:10 修改
标签:
评论列表
造车四年的小米,该敬畏百年汽车工业常识了丨记者观察...
3月29日,北京。雷军首次出席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层论坛做演讲。他说,小米造车恰逢其时,整个行业的技术、用户的消费习惯已经成熟,供应链体系也已经非常完善。恰逢其时的小米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