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经网

东方财经网

即便被离世的家人伤害过,还有恨, 也可以继续走下去

唯尔 130

即便被离世的家人伤害过,还有恨, 也可以继续走下去...

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李昀鋆完成了106次对中国内地丧亲者的访谈,其中44位经历父母离世的年轻人成为她博士论文的研究主体,包括33位女性,11位男性。他们多为独生子女,父/母离世时平均年龄19岁,27位父亲离世,15位母亲离世,有两位是双亲都离世,接受访谈时的平均丧亲时间为5.37年。

他们对李昀鋆坦露了原本深藏的丧亲经历和感受,李昀鋆也通过他们的讲述,了解到哀伤背后一层层复杂的情感表达与家庭关系羁绊,以及传统社会文化观点的种种影响。李昀鋆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她的博士论文,又修改整理成新书《与哀伤共处:经历父母离世的年轻子女》。

针对这一很少有学者深入研究的领域,第一财经记者与李昀鋆进行了对话。

给对方一个接纳哀伤的空间

第一财经:通过你的研究,我意识到对丧亲者来说,没法“节哀”也很难“顺变”,那应该怎么样真正去安慰丧亲者呢?

李昀鋆:关于安慰的话,有一个大前提,是我们实在是太不知道怎么聊死亡、聊哀伤了,所以我们对死亡和哀伤充满了恐惧。因此,当我们想去安慰一个丧亲者时,第一,不要害怕哀伤,人有喜怒哀乐是正常的,哀伤本来就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只是太多时候我们没有见过别人讲自己的哀伤,也害怕别人说起这个话题自己接得不好,会让对方失望或者难过才不谈论。这时你不要害怕,正常地把谈话继续下去,倾听他/她的哀伤,给他/她一个哀伤的空间,这是最重要的。

第二,我们要接纳自己面对哀伤无能为力,因为丧亲者的哀伤会不断出现,我们不是要把对方的哀伤解决掉,千万不要在对话中说,希望倾听之后对方的哀伤少一点,这对丧亲者来说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丧亲者更希望获得一个能接纳自己哀伤的空间。

即便被离世的家人伤害过,还有恨, 也可以继续走下去

《与哀伤共处:经历父母离世的年轻子女》

李昀鋆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 2025年3月版

扫码加入QQ群
【全网推广】新项目交流群

文档于: 2025-05-23 10:41 修改

标签:

发布评论 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评论列表

2025-05-23

即便被离世的家人伤害过,还有恨, 也可以继续走下去...

2025-05-23

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李昀鋆完成了106次对中国内地丧亲者的访谈,其中44位经历父母离世的年轻人成为她博士论文的研究主体,包括33位女性,11位男性。他们多为独生子女,父/母离世时平均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