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智造局|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遇冷 智元求解商用化难题...
新华财经上海5月24日电(记者杜康)“我们将2025年定位成智元人形机器人的商用化元年。”智元机器人灵犀业务部总裁魏强说道。近日,智元灵犀X2机器人宣布开启合作伙伴招募,魏强表示,期待这款产品在2026年底实现数千台的销售。
人形机器人行业今年以来火热非常,智元是头部企业之一,其在2024年就已经实现了量产千台。不过,在机器人厂商摩拳擦掌商业化的同时,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却经历了一次大转变,从年初的供不应求,到如今生意冷清。市场新鲜感的消退只用了几个月时间。
如何创造更可持续的需求,如何为用户创造真正的价值,魏强介绍了智元的思考与方案。
灵犀X2担起智元商用重任 强化互动和二次开发功能
“智元是一家‘全场景’布局的人形机器人企业。”魏强说道。目前,针对不同的落地场景,目前智元机器人推出了远征、灵犀、精灵三个产品线。
从时间线来看,2023年,智元机器人研发了其第一款样机“远征A1”;2024年,智元机器人实现了1000台的人形机器人量产,可以视作“量产元年”。智元灵犀X2机器人于今年3月11日首发。从量产元年到商用元年,智元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人形机器人更贴合用户的使用场景,真正产生价值。
记者了解到,智元“远征”系列产品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主要用于工厂中进行作业,高度一米七左右,可以进行一些简单作业和交互。“灵犀”产品线是半尺寸人形机器人,高度一米三左右,目前可用于文娱展演、展厅讲解、科研教育等场景。精灵产品线的形态以“轮式+双臂”为主,目前主要用来采集物理世界中的操作数据和素材,帮助进行智元进行模型训练。
从此次灵犀X2机器人开启合作伙伴招募可以看出,智元将产品商业化的期望,很大一部分压在了灵犀产品线上。“我们把灵犀X2定位为‘AI明星产品’。”魏强说。
魏强用灵动、亲和、智能三个特征描述灵犀系列产品的特点。“灵动”通过手臂、手腕、头部乃至腰部等全身自由度来实现。“亲和”则是通过拟人化的互动来实现,如通过硅光动语大模型,赋予了机器人性格底色和思考能力,能与人语音交互、触觉交互;又如产品头部配了液晶显示屏,可以更好与人互动,用“眼神”表达自身情绪状态。“智能”则体现在物理空间中的自主行走和避障。
关于灵犀的应用场景,魏强介绍目前主要聚焦于三类。一是展厅讲解,能够做到自由问答,以及保证问答的准确性、一致性。二是文娱场景,可以支持多个人形机器人进行集体舞、钢琴、吉他等乐器表演。三是科研教育领域,智元除了提供最基本的运控、电机模组以外,还支持交互能力和作业能力研究。
魏强提到,当前行业关于人形机器人的使用场景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智元为产品的二次开发留足了空间。
“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客户,他们提出的场景是我们不曾想到的。为了满足这样的‘未知’需求,我们重点打造了二次开发的平台,提供完整开发文档,并提供社区运营和服务,让更多用户能够针对自己场景进行开发。同时,我们也会和一些重要的合作伙伴围绕具体明确的落地场景的进行深度开发。”
聚焦B端应用 拒绝同质化、价格战
当前,很多人形机器人的销售都是租赁模式。随着租赁市场的遇冷,人们开始反思,展演、讲解这些场景,能撑起多大的市场,热度又能维持多久?是否应该寻找更丰富的落地应用场景?
“租赁市场遇冷,与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相关,用户的新鲜劲儿过去了。”魏强认为,遇冷是短期现象。“现在的文艺展演场景里面,人形机器人多是完成一些基础的动作,比如挥挥手、跳跳舞,或者在人的遥控下完成一些动作,交互程度不高。”
魏强表示,展演或者讲解场景,可以算是人形机器人走出实验室,真正走进实际应用的初步阶段。“一方面,这些场景的落地,为后续更多场景的拓展积累了数据和经验;另一方面,随着机器人能力的提升,机器人未尝不能在这些场景中提供更可持续的价值。”
不仅仅是“秀”各种各样的运控技能,魏强表示,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功能实现,应当更加复杂、更加多样,从一些短任务变成一些长任务。“我们之前考虑过,机器人是否能够与人发生更多交互,甚至可以说相声、演小品。事实上,‘交互’是此次灵犀X2此次着重突出的一项功能,也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品牌的一项特征。”
魏强也谈到了当前行业面临的一些瓶颈。比如,泛化能力不足。这导致人形机器人厂商只能采用2B的模式,难以直接进入家庭消费等C端场景。
“泛化能力体现在几个层面。硬件层面体现在关节电机的灵活度仍要不断提升。虽然现在关节电机灵活度和两三年前有很大提升,已经能够做到几厘米范围之内的精巧动作,但和人体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软件层面,则是交互能力、对复杂场景的理解和判断能力仍需提升。”魏强说。
魏强介绍,很多C端消费场景是非受控状态,情景无法预测。“当前人形机器人的肢体动作能力、AI交互能力、作业能力,以及对场景的识别和理解能力,难以准确泛化。所以我们的定位重点,更多是在相对可预判场景中,比如一个园区、一个场馆,虽然其中的人流也在不断变化,但是基本的空间结构和具体操作流程相对固定。”
魏强也提到了行业的价格问题。智元灵犀X2的定价从十几万元到三四十万元不等,配置不同,价格也不同。“比如展演场景不需要灵巧手,用户希望腰部自由度多一点。科研场景则更看重灵巧手的配置”。
魏强表示,随着未来产业链的成熟,包括关节电机、结构模组、以及芯片、灵巧手结构件等很多材料领域或可实现高品质规模化,机器人成本和售价就会不断降低。
“智元目前不会去打价格战。因为行业的软硬件成熟度和应用场景,还在不断探索和扩展。最重要的不是价格,而是怎么样能够给用户带来价值。优化成本是后面一步要做的事情。”魏强说。
编辑:林郑宏

文档于: 2025-05-25 10:45 修改
标签:
评论列表
未来智造局|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遇冷 智元求解商用化难题...
新华财经上海5月24日电(记者杜康)“我们将2025年定位成智元人形机器人的商用化元年。”智元机器人灵犀业务部总裁魏强说道。近日,智元灵犀X2机器人宣布开启合作伙伴招募,魏强表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