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龙头卡位人形机器人赛道,抢“入场券”还需经历长跑...
家电龙头企业正在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入局者,不仅美的、海尔、海信这些大型企业,还有清洁电器龙头企业,以及厨房电器龙头企业。有行家形容现在是“敲锣打鼓开张期”,这些家电企业都在借此探索新的增长点。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预测,家庭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普及要到2030年以后。家电企业有家庭场景数据、品牌渠道等优势,但需弥补AI算法、运动控制等弱项,能否抢到“入场券”还需经历一段时间的“长跑”考验。
家电企业做人形机器人的优劣势
罗清启认为,人形机器人背后有电池、芯片、电机、软件、机械体五大关键子产业。此外,人形机器人还需用大量的数据来训练。因此,人形机器人的样机要尽早“入户”,它们要学会做家务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家电企业都在摸索,避免踏错节拍。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所长卢瀚宸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家电巨头切入机器人赛道有几方面战略考虑:一是产业升级需求。传统家电市场增长趋缓,智能家居生态需要新入口。服务机器人作为家庭智能终端,可整合IoT、AI、大数据,构建新增长曲线。二是技术协同。家电企业在电机、传感器、结构件、供应链管理等领域有积累,与人形机器人的关节驱动、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三是利用场景数据。家电企业拥有海量家庭用户数据,对家庭环境、用户习惯有理解,有利于开发实用功能。四是整合品牌渠道资源。品牌认知和线下渠道可降低市场教育成本,加速产品落地。
与传统的人形机器人“玩家”相比,卢瀚宸认为,家电龙头企业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在技术方面,强在机电一体化、规模化生产,弱在运动控制、AI算法;在成本方面,其供应链管理能力有望降低硬件成本;在场景方面,它们深耕家庭需求,产品定义可更贴近实用场景;在商业化方面,可依托家电渠道快速铺货,实现生态协同。
“清洁机器人企业切入人形机器人是场景的自然延伸。” 卢瀚宸还认为,清洁机器人企业的优势在于,已掌握SLAM导航、环境感知、避障等技术;拥有家庭环境移动机器人的量产经验;用户对清洁功能的付费意愿已被验证,可逐步扩展至其他服务。而清洁机器人企业的挑战在于,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复杂度远超轮式机器人,因此需突破双足平衡、精细操作等技术。
卢瀚宸预计,家电龙头企业与清洁机器人企业切入人形机器人领域,会有路径差异。家电巨头将偏向“全场景服务中枢”,而清洁机器人企业可能优先开发特定功能模块(如搭载机械臂的移动清洁基站),再逐步向通用型机器人演进。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预计,家庭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的普及时间要到2030年以后。具备技术整合能力、场景定义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的企业才能胜出并拿到“入场券”。
“家庭服务机器人有望成为家电行业的‘第二增长曲线’,但技术突破与成本控制仍是关键胜负手。” 卢瀚宸提醒说,企业需要放弃“技术炫技”,回归场景痛点,方能在未来十年赢得更多市场。

【广告】全网项目交流群
扫码进QQ群,获取最新项目资讯
文档于: 2025-07-11 19:51 修改
标签:
评论列表
家电龙头卡位人形机器人赛道,抢“入场券”还需经历长跑...
家电龙头企业正在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入局者,不仅美的、海尔、海信这些大型企业,还有清洁电器龙头企业,以及厨房电器龙头企业。有行家形容现在是“敲锣打鼓开张期”,这些家电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