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B内存价差达4000元,存储涨价“压力棒”递给了手机厂...
内存走出“黄金”行情,但成本飙升的压力却着实落在了手机厂商身上。
近日,多家手机厂商相关负责人发声,称上游元器件成本激增,尤其是存储的涨价波动尤其突出,甚至有厂商直呼,“看到明年成本预估,有些惊悚。”
11月5日,群智咨询(Sigmaintell)半导体分析师王旭东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存储器件成本约占手机硬件成本的10%-20%,这一波存储涨价已经导致中高端机型普遍涨价100-500元,而部分不同内存产品的手机差价达到了3000元到4000元。
“以LPDDR4X(4GB)为例,2025年第三季度环比涨幅达到30.4%,其他DRAM产品在2025年第三季度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环比涨幅在20%以上。”王旭东表示,部分手机机型若不进行调价则面临亏损风险。
内存涨价潮来袭
LPDDR是手机中常用的器件,主要用于临时存储手机运行时产生的各类数据,包括系统程序、视频缓存等。从今年的终端市场定价来看,不同内存规格下的手机价差在明显加大。
社交媒体上,关于“内存比黄金还疯”的讨论热度在过去一个月居高不下,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iPhone 17 Pro Max的2TB版本比1TB贵出整整4000块,安卓阵营这边,从256G加到512G,差价也普遍飙升到500-600元。”有消费者在电商平台查价后表示,一夜之间,“存储自由”成了奢侈品。

根据民生证券研究院整理的一份存储价格更新表,DDR4中4GB版本从年初到11月5日的涨幅为150%,而8GB和16GB版本的涨幅则高达628%和743%,近一周涨幅也普遍在10%以上。从价格看,DDR4的16BG的价格为26.90美元/颗,几乎是8GB的三倍。
“我们预计存储产品价格在2026年上半年仍将维持上涨态势。到2026年下半年,随着存储原厂产能的释放,以及终端库存水平的提升,存储产品价格的上涨势头或将得到遏制,出现价格涨幅放缓甚至价格持平的可能性。”王旭东说。
这意味着,包括手机、电脑在内的终端产品当下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涨价压力,而持续的时间将会在一年以上,但对于价格极为敏感的消费电子市场,想要大幅涨价并不容易。
“很明显,手机厂商今年会通过配置调整,主推旗舰产品更贵的pro/max版来保证利润。当然不排除,旗舰普通版降价促销落到3000-4000档,这样将会更加挤压以前这个档位的OPPO reno,vivo s,荣耀数字和华为nova的pro版,因为这个档位的产品无法更多降价,这样就会影响走量的普通版,影响销量和利润。”IDC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对记者表示,成本压力让大家在技术创新上趋于保守。
一些手机厂商也因为配置问题遭到了质疑。此前有用户称,一加15从2K屏幕“减配”到1.5K,并且在影像上取消了和哈苏的合作。对此,李杰表示,2K分辨率的开启率目前在产品中仅有20%多。因此,相比于分辨率1.5K到2K的差异,一加希望将165Hz高刷新率手机的用户规模提升至700万至800万,通过大规模应用定制屏幕、散热材料和网络芯片等方式,实现成本下降,从而维持产品在价格与性能之间的平衡。
此外,也有一些手机厂商选择了更为激进的路径。过去,手机厂商realme的主战场主要在3000元以下档位,并且主攻线上渠道。但在最新的定价中,GT8系列产品价位已上探至4000元上下,并与日本厂商理光GR达成影像上的独家合作。而在此之前,国内与光学影像巨头合作的只有三家手机厂商。
Omdia分析师对记者表示,1000元到2000元的市场相比去年H1同期减少了约2.5%,2000元到3000元的市场份额也比往年减少了约3%,这两个价位段的产品出现了向上下两端分流的情况。“所以能够看到,线上品牌也在往高端走,希望牵引一定的消费者。”
但在机构看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手机厂商仍需在“涨价保利润”与 “降本保竞争”之间艰难权衡。王旭东表示,超低端机型若为控制成本选择降配,则会直接降低消费者换机意愿,两端压力叠加下,终端厂商需要通过差异化方式实现利润的平衡。

全网新项目分享交流群
扫码进群,获取最新项目资讯
文档于: 2025-11-05 22:01 修改
标签:








评论列表
1TB内存价差达4000元,存储涨价“压力棒”递给了手机厂...
内存走出“黄金”行情,但成本飙升的压力却着实落在了手机厂商身上。近日,多家手机厂商相关负责人发声,称上游元器件成本激增,尤其是存储的涨价波动尤其突出,甚至有厂商直呼,“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