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经网

东方财经网

2025年三季度理财产品综合评价榜,哪家实力最强?

盛媛 2235

2025年三季度理财产品综合评价榜,哪家实力最强?...

一、理财产品综合评价体系简介

(1)产品评价范围

截至评估日存续且成立满180天的净值型、公募类、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

(2)产品评价体系

评价方案对现金管理类产品和非现金管理类产品设置差异化评价体系。其中,非现金管理类产品统一评分,在星级评价时按产品的投资性质、期限类型、运作模式进一步细分为八个类别分别开展评价;商品及衍生品类产品因数量较少,暂不纳入评价范围。具体评价方案可详见《普益标准·银行理财产品星级综合评价3.0》。

2025年三季度理财产品综合评价榜,哪家实力最强?

风险控制水平看,在今年市场震荡的环境下,截至10月末,国股理财公司产品破净比例为0.35%,平安理财的产品破净比例仅0.20%,显著低于国股理财公司整体水平。国股理财公司产品今年以来负收益的比例为1.48%,平安理财产品负收益比例为0.47%,平安理财产品风险控制较好。

从投资体验看,平安理财综合打造出多个系列风险收益性价比高的产品线。“启航增强稳盈”系列,作为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R2中低风险固收类产品,通过“稳定资产+类稳定资产”构建稳健底仓,并运用多资产多策略进行收益增强。该系列自2023年11月22日成立以来,在低利率环境下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截至2025年11月11日,系列合计到期154期,到期收益业绩基准下限达标率100%,到期平均年化收益率3.22%(最高5.87%,最低1.91%),到期收益平均超越基准下限92BP。

“启元策略”系列采用平安理财自主研发的固收机器量化模型,通过“人机结合+多元策略”,在低利率环境下可以帮助投资者高效捕捉债券的资本利得增厚机会,系列自2022年10月18日成立以来,面对低利率环境,其中,定开系列到期收益业绩基准下限达标率100%,到期平均年化收益率3.99%(最高5.63%,最低2.02%),到期收益平均超越基准下限108BP;持有期系列以最早成立的平安理财启元策略(360天持有)1号固收类理财产品A为例,在历史任一时间买入且持满1年正收益概率100%,平均年化收益率3.76%(最高5.16%,最低2.80%),而且在今年三季度的债市持续回撤中,产品净值逆势上涨。

“启航创利稳进”系列是平安理财主打ABS+REITs特色资产的“固收+”代表产品之一,通过债券+ABS策略打底,适时配置公募REITs提升收益弹性。该系列自2024年11月14日,截至2025年11月11日,启航创利稳进系列成立以来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93%(最高6.93%,最低1.98%),且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为-0.16%(仅一只),其余最大回撤均低于-0.1%,在今年震荡的市场环境中,不但收益突出,也体现出了平滑净值波动的优秀能力。

“智享全周期180天持有1号混合类A”是平安理财通过定量模型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科学化应用债券、股票等多资产以及多种投资策略之间的低相关性,所打造的混合类投资策略产品。产品于2024年9月10日上架,成立以来至2025年11月4日,年化收益3.63%,最大回撤-0.33%,展现了出色的风险收益性价比。

目前,在产品整体布局方面,平安理财已构建了覆盖“安心”(现金管理类)、“安稳”(固收)、“安致”(固收+)和“安远”(混合类)产品矩阵,形成了“安+心稳致远”的体系化品牌格局,致力于打造兼具安心、安稳和长期稳健收益体验的好理财,能够满足从追求高流动性、绝对收益到长期增值等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

平安理财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守护投资者稳稳的幸福,作为一家投资驱动型的理财公司已建立科学的平台化投资模式,形成全量、全域、同宽、共享、协作的平台化能力和组织优势。随着时间沉淀,能形成适应多种市场环境的可持续投资优势,真正形成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资管文化。

四、市场竞争加剧,理财公司应着力提升专业能力

从2025年3季度理财产品综合能力评价上榜五星产品来看,上榜产品整体收益较高同时风险控制较好,对理财公司管理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头部机构上榜产品数量差异并不大,且上榜产品相对集中,市场竞争也较为激烈。为此理财公司应做好以下两方面,以提高公司和产品竞争力。

打造多元化、精细化产品体系。理财公司应加强对多资产、多策略研究,在做好对固收类资产研究基础上,强化对股票权益资产(特别是红利资产)、可转债、黄金、衍生品类资产、海外资产等多类别资产的投资研究,构建覆盖不同风险收益特征、具备多层次波动区间的产品体系,并可提高对量化策略、结构化投资策略的开发力度,多资产与多策略相结合,打造“差异化”竞争路径。

注重投研能力提升和风控体系优化。无论是前边提到的多资产研究还是多策略投资,都将是对理财公司投研能力的挑战。理财公司要想提升自身竞争力,必须“修炼内功”,加快公司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的梯队建设,进而推动投资和研究体系升级。同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也至关重要,要运用先进的风险评估模型和工具,对投资组合进行实时的风险监测与预警,确保风险可控,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健收益。

(此文不代表第一财经观点,系出于传递商业资讯目的刊登。)

以下内容为友情赞助提供

项目群
全网新项目分享交流群
扫码进群,获取最新项目资讯

文档于: 2025-11-18 19:23 修改

标签:

发布评论 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评论列表

2025-11-18

2025年三季度理财产品综合评价榜,哪家实力最强?...

2025-11-18

一、理财产品综合评价体系简介(1)产品评价范围截至评估日存续且成立满180天的净值型、公募类、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2)产品评价体系评价方案对现金管理类产品和非现金管理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