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经网

东方财经网

A股上市险企一季度净利“三升二降”,中国人保同比大增43.4%

程程 6823

A股上市险企一季度净利“三升二降”,中国人保同比大增43.4%...

A股五大上市险企一季报收官。和去年三季报及年报的净利润普涨不同,2025年一季度,上市险企的净利润表现出现了明显分化。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今年一季度,五家A股上市险企共实现归母净利润841.76亿元,同比微增1.4%。不过,它们在净利润上呈现出“三升二降”的分化态势,表现最好的中国人保(601319.SH;01339.HK)同比增长了43.4%,而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则同比下降26.4%。

综合业内分析师观点,出现净利润分化的原因,一方面是去年一季度基数不同,另一方面,净利润表现较好的公司主要驱动因素是承保费用的优化或资产配置带来的投资收益上佳表现。

净利润分化:三升二降

一季度,五家A股上市险企的归母净利润表现呈现“三升二降”的分化态势,中国人保、中国人寿(601628.SH;02628.HK)、新华保险(601336.SH;01336.HK)收获同比正增长,而中国平安、中国太保(601601.SH;02601.HK)则呈现同比下降态势。

A股上市险企一季度净利“三升二降”,中国人保同比大增43.4%

(来源:第一财经整理)

其中,此前已发布业绩预增公告的中国人保,以43.4%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位列五家险企的首位。中国人保将净利润同比较快增长的原因归结为:公司持续优化保险业务结构、提升业务质量,承保业绩较快增长;同时,不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提升资产配置的稳定性、灵活性及前瞻性,投资业绩大幅提升。

从一季报来看,中国人保的利润高增长一方面来自于财险同比大增183%的承保利润,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大幅增长的投资收益。尽管没有披露投资收益率数据,但是从利润表中代表买卖差价及金融资产市值波动的“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两个科目总和来看,中国人保共计实现投资收益117.46亿元,同比增长157.2%,是A股五大险企中这两项之和同比增长最高的。

中国人保也在一季报中披露了大致的投资策略:固收投资方面,在利率相对高点加大长久期利率债配置力度,做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在权益投资方面,积极响应中长期资金入市要求,不断优化行业配置结构,稳步扩大权益仓位。在另类投资方面,主动配置优质非标资产,布局资产支持计划、公募REITs等品种,拓宽投资收益来源。

不过,第一财经查看去年一季报发现,中国人保彼时呈现归母净利润同比23.5%的跌幅,在同期A股上市险企中跌幅较大,因此也使得今年一季度的基数相对较低。

同样基数相对较低且投资收益表现不错的新华保险,今年一季度亦取得19.1%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新华保险上述“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两项之和,在一季度亦实现103%的增长,其一季度年化总投资收益率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至5.7%。不过,新华保险一季度的综合投资收益率同比大幅跌去3.9个百分点至2.8%,直接拖累归母净资产较上年末下降17%。东吴证券分析称,这背后主要有两大因素导致,一方面一季度利率回暖,公司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类债券公允价值下降导致净资产减少;另一方面,负债准备金采用移动平均曲线导致公司保险合同准备金增加。

除了中国人保及新华保险,其余三家A股上市险企一季度的“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两项之和均为负增长。在这三家中,仅有中国人寿在一季度实现了净利润的正增长,且增幅高达39.5%。中国人寿解释称,公司持续深化资产负债联动,不断加强承保管理,同时受市场利率变化影响,净利润同比增长。

东吴证券分析认为,中国人寿净利润增加与保险服务费用同比减少134亿元相关,而这背后,是健康险业务赔付优化以及利率上行导致部分VFA保单(即浮动收费法,新会计准则下具有直接参与分红特征的保险合同采用这种计量方式)转向盈利等因素所致。

和上述三家上市险企净利润分化的是,中国太保及中国平安一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8.1%及26.4%。方正证券的观点称,这两家上市险企一季度净利润表现不佳预计均主要因为短期利率上行、权益市场震荡等拖累投资收益所致。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这两家上市险企一季度的“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之和分别同比下降35.7%及71.5%。除此之外,中国平安一季度的归母净利润表现也受到平安好医生并表的一次性减值影响。

负债端一致:NBV普涨,COR普降

和净利润的分化不同,在保险业务上,无论是寿险的重要价值指标——新业务价值(NBV),还是产险的承保盈利指标——综合成本率(COR),五家A股上市险企在一季报中都延续了优化的态势,前者普涨,后者普降。

在寿险业务方面,五家A股上市险企的NBV同比增幅在4.8%至67.9%不等,尽管各家口径可能有所不同,但持续优化的趋势相同。

但如果拆解NBV增幅的原因,并非由于行业新单保费大幅增长。相反,如此前行业分析师所料,除新华保险各个渠道一季度均取得新单保费的大幅增长外,大多数上市险企在新单保费方面,尤其是个险渠道仍呈现相对承压态势。例如,中国人寿一季度新单保费实现1074.34亿元,同比下降4.5%;人保寿险长险首年保费同比下降12.7%,其中期交首年保费同比降幅高达48.8%;中国太保一季度代理人渠道新单保费亦同比下降15.2%,但银保渠道同比大幅上升130.7%,也体现出险企在渠道改革中的多元化方向。

国泰海通研究显示,预计一季度上市险企个险新业务增长整体承压,主要由于前期客户需求消耗过多,产品策略转向分红险而短期客户接受程度不及预期,以及强化费用管控导致。

在此背景下,业内分析师普遍认为,NBV的增长更多由产品结构优化以及“报行合一”下的费用管控所推动的新业务价值率优化所驱动。

事实上,在产品结构从普通型保险向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转变的趋势下,一季度部分上市险企的转型成效明显。例如,中国人寿财报显示,其一季度浮动收益型业务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的比重为51.72%,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中国太保一季度的新保规模保费中,分红险占比18.2%,同比提升16.1个百分点。

而在产险方面,和此前行业预期一致,A股上市险企一季度普遍收获了COR的同比下降,其中,中国平安及中国人保均同比大幅下降不少于3个百分点,而中国太保亦下降了0.6个百分点。

业内分析师普遍认为,一季度上市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改善得益于外部巨灾赔付影响减少,以及内部降赔控费初步显效,其中,中国平安还有保证保险等风险业务出清的因素。而从绝对值来看,中国人保一季度的综合成本率表现最佳,为94.5%;中国平安及中国太保同期则分别实现96.6%及97.4%的综合成本率。

文档于: 2025-04-30 20:57 修改

标签:

发布评论 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评论列表

2025-04-30

A股上市险企一季度净利“三升二降”,中国人保同比大增43.4%...

2025-04-30

A股五大上市险企一季报收官。和去年三季报及年报的净利润普涨不同,2025年一季度,上市险企的净利润表现出现了明显分化。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今年一季度,五家A股上市险企共实现归母净利...